,着实是西梁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奇事。
而引发这般大的分歧的,便是探花郎在赋文最后一首词,不按规矩老实实写赋还是其次,关键是这词讽刺辛辣,讥嘲鲜明,鞭鞑官场痛快淋漓,心中有鬼的自然看了如眼中添刺,讥讽“此无德小人唧唧之言也!”少壮派和一些公允有才之士则拍案大赞:“发百年来未有之鲜明之声!”
最后一直闹到御前,据说当时卷子递上,陛下眉头便立即跳了跳,将那短短的赋上下看了很久,眼光尤其在最后的词上徘徊良久,末了,突然将卷子往力持此卷当黜落或降为五等的礼部尚书脑袋上一砸!
“华美流畅,论理鲜明,诸卷中无有能及也!”
礼部尚书不敢摸头,先抖着手去捡卷子,刚想说那该生定为状元,却听皇帝又道:
“字迹散漫,不成规矩,当略黜。”
哦,榜眼。
收好卷子正想告退,却听陛下又一句:
“此词极佳,入木三分,但非赋体,考生失堂皇气象。”
呃……
礼部尚书硬生生多等了一刻钟,没等到再来惊人之言,抹着汗抖着腿下去。
最后,探花,三甲之末。
三甲夸街的时候,探花郎又出了问题。
其实这回问题没出在探花郎身上,出一个意料之外也意料之中的人物身上。
夸街那日万人空巷,争睹三甲风采,今年尤其特别的是,大家都想看看那个还未点榜便有如传奇的狂生探花赵莫言,对状元的兴趣反而淡了些,结果探花郎一出来,清秀,有点恰到好处的瘦,风姿清逸,半点狂生模样都没有,和五大三粗脱离状元想象的那两人比起来,越发出众,当时便引得满街的姑娘媳妇一阵春心萌动,砰砰乓乓砸过来好多绣囊荷包祙带,甚至还有鸳鸯戏水的肚兜。
众目睽睽,都等着看探花郎脸红,谁知道探花郎毫不羞赧,慢条斯理的从怀里掏出一条汗巾,将那些香气扑鼻的东西都包裹好了,绑在马上,引得女子们又一阵尖呼。
尖呼未毕,便听长街那头,蹄声连响,十八彪悍骑士飞马而来,一字排开,挡住夸街队伍的前行道路。
随即队伍一分,让出一人一骑前行的缝隙,一骑嗒嗒而来。
万众目光汇聚中,某个最喜欢出风头最妖娆最风情最不懂得脸红的但也最美的人出现了。
掠掠发冠,整整衣袖,曼妙长风里玉自熙神姿更为曼妙,眼波流荡如早春华艳的烟光。
抬首,脉脉含情,破颜一笑。
“莫言,我来接你回府成亲。”
第十三章 酒楼
长街之上,一片死寂的沉静。
雷劈下,一片焦土,大抵也就是这样了。
半晌。
呼啸忽起,席卷长街,随即便见如波逐浪的人群,蜂拥着向前挤去,争抢着看“静安王和探花郎的断袖私情。”以及“男人当街娶男人的惊世奇闻。”
艳艳郢都的的美貌郡王,芝兰玉树的风流探花,两个原本毫无交集也不可能交集的人物,居然摩擦出如此惊天私情,怎叫人不激动?不颤抖?不奔放?不疯狂?
人潮很快冲散了夸街的队伍。
眼看着将要逼近探花郎的高头大马。
状元和榜眼露出骇然之色--被惊了马可不是玩的!
对面,行事从来不管后果的玉自熙笑吟吟操手马上,偏着头,无辜的看着新任的探花。
……小子,他们不敢冲我这里来的,他们一定会冲你那边去,小子,我的便宜那么好占?今日一语娶你过门,明日你就名满天下,兔子探花的头衔儿,不折不扣的背了--谢我,快谢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