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泠听着杜玉梅絮絮叨叨地吐槽家里那些陈年旧事,脑子里却是开始盘算这个‘维他命c’,究竟是什么样的药,才能贵到病人都吃不起的地步?
按理说,凭叶安在首都药厂的工资,让叶安都觉得贵到买不起的药,会是什么神药?
叶泠看了看自己的手心,不知道那与她一起来的金手指‘殊途镜’能不能反演出这种‘维他命c’的配方来。
-------------------------------------
一顿饭吃完,也算是隔阂尽消。
叶泠心里想着自个儿马上就要去京华大学的‘药化系’上学了,要是能提前学习一些相关的只是肯定更好,便在饭桌上问了,“爸,妈,药厂里的图书室,让外人进去吗?我想进去看几天的书,好多年没学,我怕进了大学之后跟不上。”
“去呗,让你爸带你去,图书室那就是一个摆设,平时压根没人去看。看图书室大门的就是你骆叔,别人想进去他不让进,你去他还能不让?别给人家把书给损毁了就成。”
这点不用提醒,叶泠又不是那种缺心眼自掘坟墓的人。
首都药厂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药厂,虽然图书室里的藏书没几个人去看,但基本上世面能能买到的那些与药学、药理相关的书都会收集存档,她靠着刷脸的关系进去,若是爱惜那些书籍,往后再想进去看书应当不难,可若是去了就在那些书上乱写乱画,怕是看官图书室的骆叔也不会再给他通融。
接下来的几天里,叶泠很忙,办了几件至关重要的事儿。
最重要的当然是安定下来,做饭用的锅碗瓢盆这些都在回龙坳老家没带过来,到了首都之后都得重买,不过有杜玉梅接济了一些家里闲置的,倒也没花几个钱。
其次就是夏骏进首都药厂办理接班和夏凯进药厂附属幼儿园上学,夏旋的年纪还小一点,幼儿园不收,叶泠只能拜托给叶安和杜玉梅来带。
距离京华大学开学还有两天时间,叶泠担心自己开学后跟不上,几乎全天都泡在首都药厂的图书室里,笔记本都用了好几个。
估摸着开学之后就没时间天天都去首都药厂看书了,叶泠就想了个招——把夏骏和叶河的员工证都借去借了书,一人能借五本,为期两周,十五天时间看十本书也差不多了,毕竟学校还可能会发新教材,京华大学的图书馆内藏书也不少,她之后还能去京华大学图书馆借书来看。
叶泠一直都担心自己在回龙坳的这些年没怎么学习,荒废了基础知识,所以借了不少书来提前预习,她在首都药厂图书室里见到不少外文的期刊,有英文的,有俄文的,还有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各种稀奇古怪地语言都有,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得早,也不似花国这样因为制度不同而被各种限制,所以他们的医药学水平发展很快,产出的科研成果也很多,首都药厂把那些没被封锁管制的期刊都买了回来,可花了不少外汇,不过因为首都药厂内没几个人懂这些外国的语言,只能明珠蒙尘。
为了看懂那些外文期刊,叶泠还斥巨资去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字典,一本是英文的,一本是俄文的,至于其它国家的语言,叶泠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打算先学会这两种语言再考虑别的,除了字典之外,她还买了一台录音机和几盘书店里推荐的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