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她的办法,众位领导恍然大悟,既然要硬着头皮招收职工,那就招厂里需要的人才,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那刚才怎么没想到呢。这个许娇娇果然像孟厂长说的有急才。
既然领导们都满意这个办法,接下去的事情就没许娇娇什么事情了,各位科长车间主任讨论着哪几个科室需要增加人员,具体增加多少个。
技术科因为去年的突出贡献,大幅度提升了厂里的销量,招收既有创新思想,又有丰富知识的技术员成了重之重。
销售科也不甘示弱,没有销售科的配合,打通各地的销售渠道,风扇再好也是酒香就怕巷子深。
所以销售科也需要招收业务员,而财务科趁这个机会要再招两名出纳。
钱科长看其他科室你一句我一句要招人,心里也有些意动,但一想人事科人员齐备,没必要跟他们争抢名额,也就算了。
零零总总,各个科室和四个车间一统计人员将将达到五十多两个,把稍微不重要的去掉两个,就是市里要求招收的职工,去掉一件麻烦事,大家皆大欢喜。
第23章 烦不胜烦
云州几家大型国营厂招新职工的事情,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涌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社会上浪荡的年轻小伙子被父母拘在家里准备着去应聘,他们的父母则像没头的苍蝇,到处打探关于应聘的小道消息。
云州酒厂贴出招聘启事的当天,就被闻讯赶过来的群众给团团围住,整整围了小半天,不仅堵了装货卡车的进出,还影响了酒厂职工的进出。
后来还是附近的警察局听说了,派人过来维持秩序,又疏导已经看过启事的人离开,这才没有酿成踩踏事故。
比起其他自建国后才陆陆续续建起来的国营厂,云州酒厂历史最为悠久。
清朝末年,云州当地有户祖辈以酿酒为生的小户人家,生得一子,自幼跟在父祖辈身边耳濡目染。长大后,花费数年时间钻研技术,改良酒方,使得龟缩在周边县市的酒畅销省内省外,喝过的就没有说不好的。
建国后,酒作坊被收为国有,酿酒方子自然也上交国家。
自建成,酒厂就是云州的纳税大户,没有之一。
云州人皆以在福利待遇最好的云州酒厂工作为荣,要是谁谁在外面说是酒厂职工,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酒厂每年就几个名额,要么内部消化,要么就是分配来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公开招聘过。
现在酒厂松口了,不要说围观群众了,连维持治安的警察看到了,都有些蠢蠢欲动,哪家没几个头疼的亲戚呢。
云州风扇厂的情况没有酒厂那么夸张,但也许多人络绎不绝地赶来。
去年,风扇厂大出风头,一时间把酒厂都比下去了,赶过来的人或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有在风扇厂工作的,心里大致清楚工资福利待遇。
于此相对的是,纺织厂门前冷冷清清,人数也最少,在这里工作又苦又累,工资还最低,着实吸引不了多少人。
一般来这里的人都有自知之明,知道去其他热门的国营厂竞争不过那些有技术有学历的人,保险起见,只能选择这里,好歹也是国营厂,旱涝保收。
一时间,云州各方各面被国营厂招人搅得风起云涌。
风扇厂招聘启事上大部分岗位注明高学历皆可报名,技术工种则放宽至初学历,看着门槛不算太高,实际上科室车间招人都要经过面试,笔试。
面试那关好过,可笔试就不好过了,考题由专业人士出,保管能刷下一大批没有真材实料,想浑水摸鱼的人。
只有经过大浪淘沙,才是厂里想要的人才。
考题出好,打印好,封存统一交到人事科锁到柜子里保存,到了笔试那天,再由人事科分发下去,尽量减少泄题的可能。
这些前期准备事又多又繁琐。
比如现在要先安排好报名当天接待的工作,以及面试笔试那天的现场布置和工作人员安排。
许娇娇所在的人事科因为这些事,忙得脚不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