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韶歌不由失笑。
一时缓过气来,便将护身金莲化在手中,递还给他,“多谢。”
——瞿昙子来得很及时,萧重九引九龙天火袭击她时,正是他抛出化身金莲相护持。乐韶歌和萧重九对峙时,他也一直在暗处保护。
瞿昙子却未接那金莲,“留着护身吧。”
她身怀亿万祈愿,非九龙天火所能灼伤。又身接愿力之源,是天下间仅有的能和天魔抗衡之人。可瞿昙子却说“护身”。
乐韶歌也不知他究竟是已然看透,还是回护过度。
也只一笑,便再度将金莲收起了。
瞿昙子却也只是见她生还,一时惊喜欢快,才难得刻薄她一回罢了——也并非真觉得她所做选择是出于私情。
刻薄过后,便提醒她道,“他此去必往水云间。”
乐韶歌点头,“只怕是了。”
……她所说一切,必定令萧重九动摇。可阿九这个人,该怎么说呢?
他的执念早已超脱于理性,甚至超脱于私情,完全凌驾在个人感受之上。动摇并不会绊住他的脚步。纵然私情让他无法杀了乐韶歌,理智让他自省过往,良知让他接受乐韶歌的提议。可执念依旧敦促着他,踏上最“正确”的路。
在他无法下手杀死乐韶歌的情况下,最正确的路自然是——寻求同盟,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动化解乐韶歌的出现对他造成的威胁。而眼下,水云间的表态无疑是他能否扛住乐韶歌的弹劾的关键。
——就算信了乐韶歌的话,理解了她谋求和解、避免争斗的本意。也依旧将她当作最大的威胁来防备。
“师尊们已启程,”瞿昙子道,“两刻钟后便该到了。”
护世之力的承载者已现身,琉璃静海千年之愿已成,自会前来襄助。
瞿昙子再度确认,“你当真要助他?”
乐韶歌道,“你对萧重九其人怎么看?”
瞿昙子淡定道,“不喜欢。”
不喜欢——乐韶歌问他对萧重九的看法,他却以个人感受作答。
“仅只是不喜欢?”
“是。”
“是不喜欢其人,还是不喜欢他所做之事?”
“都不喜欢。”
“却也不能说他做得不对?”
瞿昙子略顿了顿,道,“……是。”
在《九重天尊》里,乐韶歌死后,瞿昙子便一直追随在萧重九身边。
若单看《九重天尊》的描述,瞿昙子不过是个话不多的强力打手。
萧重九要做的事,他几乎都是既无建议也无异议。而萧重九吩咐他去做的,也大都是些换到旁人身上,总会有些为难的事——譬如折罗山之败。天龙界精锐不服从萧重九调令,擅自破坏了封锁结界,深入瀚海,结果大败而归。败亡途中,意外突生。瀚海混沌之气息冲击着破损的结界,眼看就要失控。
若即刻修复结界,那十二万天龙部众便被关在了瀚海。可若不及时修复,一旦结界被冲破,灾难也将难以收拾了。
那时,被萧重九派往折罗山镇守界石、修复结界的人,便是瞿昙子。
说是镇守界石、修复结界——其实就是去决定该死多少人,死哪些人罢了。
可领了差遣,瞿昙子眼皮都没眨,便踏雷前往了。
而当他斩断折罗山,阻住汹涌而来的混沌之气,发出封闭结界的信号时,尚有七千天龙部众未能逃出。
萧重九一贯很放心把这种极端考验道心和杀伐心的任务交给他。
哪怕明知他是个出家人。
乐韶歌很明白这是为什么——因为瞿昙子就是这么个杀伐决断的破戒僧。十分符合萧重九“行正道,而不惧怕背负罪孽”的道德标准。
他恐怕觉得,瞿昙子跟他正是同路人吧。
但很可惜,瞿昙子不是。
——瞿昙子所谓的“杀伐决断”,单纯只是能在旁人都做不出决断的时刻,出手去做那个不得不做的决断罢了。
跟萧重九截然不同的是,他不会觉得作出让旁人去送死决定,是他必需承担的“罪孽”和“牺牲”。所以他不能从中获得任何道德安慰,或者殉道的悲壮感。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就自怨自艾、痛苦难当,如坐火狱。
——折罗山之战后,瞿昙子便退场了。为支撑住让尽可能多的天龙部众脱出瀚海,他和天魔对了一掌,又在混沌中浸染太久,斩断折罗山后,便也重伤不治了——虽显然得香菇暗中救助保住一条命,可一身修为也就此尽废了。
他行事一贯如此,在做“决断”之前,必定以全力去达成慈悲本愿,死而不辞——事实上不论他何时因何事死去,如乐韶歌这般的知交好友,都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