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虎着脸,真想甩袖子就走懒得理会吴芝兰的蛮不讲理。
可是他不能,他是村长,村里出了纠纷他就要调解。
“亲家母,你先说说你想咋办,说出来我们商谈商谈,孩子们下午的火车,现在火车票不好买,可别耽搁了时间呐。”
吴芝兰心一横,说出了酝酿已久的措辞,“离城的条件艰苦,我舍不得几个孙子过去吃苦受罪,叶姜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等过几年老大调任到大城市,再带孩子过去。”
她在心里想道,叶姜年轻,只消两三年的分居,肯定不耐烦在家带孩子,到时候不是闹着离婚,就是抛下孩子去找慕连城,那时候,三孩子还不是得她来带,这些人怎么就想不通呢,非要她闹一场。
老村长一转头,问叶姜,“叶知青,你的意思呢?”
叶姜冷然一笑,“村长、村支书,二大爷,你们也有儿女,如果你们的女儿被婆婆……不,是被后婆婆如此欺负,她兄弟叔伯不打上门去讨说法?您问我什么意思,您觉得我摆个什么态度合适呢?”
村长老脸一红,叶知青能说会道,他和村支书加起来都说不过她。
叶姜占着理呀。
哪有后婆婆这么霸道,非要继子夫妻两地分居的,老村长也不想再说下去了,懒得管慕家的家事。
他把锅甩回给当事人,问从头到尾都不说话的慕连城,“连城,你什么意思。”
慕连城环视一周,看看几个不想管闲事的叔伯,最后目光落在叶姜的身上。
“你们别问我,我都听我媳妇的,她说咋办就咋办。”
第12章
吴芝兰为了达到目的,给叶姜添堵,向慕连城和几位叔伯保证,“孩子给我带,我也不要老大的钱了,他之前寄回家的足够养孩子,叶姜要走我不拦着。”
她看准了慕连城绝对不会留下孩子,她不跟叶姜吵,让慕连城去和叶姜争执,让她继子看清楚,这些下乡的知青们能说会道,没一个好东西,还不如她这个后妈呢。
如果叶姜一甩袖子走了,大家都会说是叶姜无情无义,刚结婚就要撇下三个孩子,到了部队后,慕连城也和她过不到一块儿去。
吴芝兰打的一手好算盘。
老村长手的搪瓷缸子里的茶水都洒了,深深的为自己的闺女心焦,摊上这么个婆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他看出叶姜不是好拿捏的,吴芝兰又不是人家的正经婆婆,之前这老太太的心思都在继子的工资上,所以痛痛的跟几个儿子分家,单独过小日子。
这往后慕连城和叶姜一走,她闲下来还不得和三个亲生的儿子媳妇闹啊。
老村长心烦的不得了,倒也想看看叶姜怎么做。
叶姜找来纸笔,趴在桌子上写了十几分钟,两页纸的字迹工整漂亮,写完递给老村长和村支书看。
“协议我写了两份,连城这五年寄了九千块钱回家,这都是我嫁给连城之前寄的,我也就不往回要了,这些钱,哪怕将三个孩子都带大成人也足够,既然吴姨上杆子要帮我们带孩子,那我只能同意。”
“由于我吴芝兰本人自愿帮连城带孩子,坚决不让叶姜这位后妈带走,以后也坚决不上叶姜家门,不再要继子寄钱回家,一切都是本人自愿,由村干部和慕家叔公作证,绝无反悔,立此为证。”
叶姜说:“她心甘情愿,就把这份协议给签了,以后她敢闹到部队,我也好有个凭证说理去。”
老村长几个人传看了一下,心想多念几年书的就是不一样,不吵不闹,心平气和的就打了吴芝兰个措手不及。
她签,以后不但要不到钱,还得继续带孩子,以吴芝兰的性格肯定不乐意。
她不签,叶姜正好将孩子带走,以后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一次性将这位后娘治的死死的,免得她间歇性发作,真跑到部队,闹的大伙都没脸。
吴芝兰不识字,话能听懂,叶姜把那张协议书递到她面前,“吴姨,要不要我再给你念念?都是按你的意思写的,以前你怎么坑连城我就不说了,在我这里,你休想再讨一毛钱的便宜。”
吴芝兰没想到叶姜能做的这么绝,她看看慕连城,全程冷着脸不吱声,叶姜说什么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