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睿轩叹了口气,无论这古代还是现代,一旦涉及了钱,都会有无数的纠纷。
他又不像银行一样,有国家在背后撑腰。
因为种种的原因,助学贷款这件伟大的事情在古代算是夭折了。
方睿轩想起来奖学金制度,以他现在的身家,学堂的那些束脩都是毛毛雨。
抽出一部分来做个奖学金,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上进,一方面还可以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减轻一些负担。
方睿轩觉得,现在学堂还不具有规模,新的书院又在建造中,一两年之内学院是办不起来了。
他拟定了一个初步的奖学金制度。设置了三等奖,每年测验中成绩最好的学生拿一等奖三两银子,是每年束脩的一半了。二等奖两个,二两银子,三等奖三个,每人一两银子。
成绩的评定带有很高的主观性,以后学堂的规模大了,可以让几个夫子共同评定,现在还是要靠方夫子一个人。
方睿轩为了避免麻烦,直接将奖学金,只看学问不看家世的规定写在了奖学金规章里面。
若是因为家世的原因将富家子弟排除在外,方睿轩觉得他的奖学金制度就要打折扣了。
前段时间那些夫子来找方睿轩要求进入方家学堂的事情,方睿轩思考过后应允了。
介于方家学堂目前地方不够大,学院已经在建造中。方睿轩目前只是接收了他们,并没有让他们来柳家村。还让他们在原来的地方上课,书院盖好后,会将人接过来。
方睿轩有时候觉得很好笑,他书院还没有建成,却是有了分院了。
他将马场的使用权开放给了分院的学生,除了每个月的大课,每个人还给他们发了四张票。
而那些夫子收到的束脩自然也是要交给方睿轩的。
亲眼见到并入方家书院后,他们的收益一下子减少了这么多,他们心中是肉疼的。
只是这样总比丢饭碗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