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艰难地撑着膝盖,摆手,喘息片刻,感觉到肩膀被朱权揽住。
“怎么了?”朱权关切地问道。
云起按着额头,倚在亭柱旁缓缓坐下。
朱权问道:“方才听说你与皇兄去了方家。”
云起道:“方孝孺只怕要被抄家灭族。”
朱权吸了口气,道:“我正与姚大师说了此事,这就去劝皇兄。”
云起道:“不用劝了,他活不了,谁去也是一样。”
朱权认真道:“方孝孺是全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云起冷笑道:“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的种子,可是能把皇上耳朵给咬掉半边。”
朱权自觉地闭嘴了。
马三保匆匆追出御花园,在不远处停下脚步。
云起知道是来回报朱棣状况的,便起身要走。
“三天后,我在府里设宴。”朱权忽笑道:“请国舅爷与大统领喝酒听戏,来不?”
云起出了口长气,问:“什么日子,怎这般有兴致……”话未完,忽然想起过几天便是中秋,遂点头道:“正好,我也有事与你说。”
朱权又道:“方孝孺完了?”
云起颔首道:“别再想了,他完了。”
二人于玄武湖畔,以这最后一句互别,各自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然而最令云起措手不及的是,方孝孺的下场不仅仅是“完了”,待得数日后,朱棣平复了心情,开始着手处理方孝孺一案时,云起方真正认识了截然不同的朱棣。
“过完节便迁都,都退下罢。”朱棣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也不能再拖了。”
御书房中一老臣仍道:“陛下!宗庙之事繁多,陛下请三思……”
朱棣冷冷道:“那是你们现在该回去操心的事,再不迁都元人便要打过长城来了!滚!”
数名文臣登时心头发悚,纷纷告退。
朱棣嗤道:“文人误国。”
云起看着桌上的折子发呆,上头写着北元残军频繁进犯北面疆界的军报。朱棣已派遣二十万军队开向北平,一月后更将以举国之力,迁都北平,亲自与忽必烈家族展开决战。
也只有他才有这豪气,云起暗自心想,换了朱允炆,是决计不可能达到“天子守国门”这地步的。
朱棣又道:“明年开春,朕准备御驾亲征,到时也带你去玩玩。”
云起扑一声笑了出来,道:“御驾亲征便是去玩?”
朱棣眼中蕴着笑意,淡淡道:“有朕在,你便是玩了。不成你还会打仗?”
朱棣又道:“今年科举改在十一月,通告已发到全国,到时选拔点能做事的……建个内阁,便不用这般忙碌了。”
云起会心一笑:“皇上胸襟宽阔,堪为天下人表率……”
“不。”朱棣冷冷道:“朕原未打算赦免方孝孺。”
云起心头一凛。
朱棣微笑道:“如此人所请,朕要诛他十族。”
云起打了个寒颤,道:“自古只有诛九族,哪有十族一说……”
朱棣漫不经心道:“杀干净他的学生,凡是在他学堂中就学,挂名之人,一概杀头。”
“皇上!万万不可!”云起骇得脸色大变,忙撩起前襟跪下,伏身道:“方孝孺桃李遍天下,此例一开,至少得死上千人——!”
云起眼角瞥见朱棣龙靴有节奏地踏了踏,似乎在思考。
“上千人?”朱棣语气显得十分有趣:“这么一来,朝廷便干净了……”
“姐夫!”云起不敢抬头,额头磕了下去。
朱棣抬脚,靴子垫在云起额头与地砖之间,云起那头便磕不下去。
朱棣脚上轻轻使力,令云起抬头些许,不动声色道:“方孝儒的儿子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