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的H岛并不寒冷。
楚秋和郭旷带着《向阳而生》剧组在吹拂着温暖海风的岛上落了地。
两个人都没准备弄多大阵仗, 托张大力没能邀请到郭旷的福, 楚秋这一次终于得到了小郭导演的私人电话, 两个人私下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虽然都是围绕剧本和电影安排的公式化对话,没有丁点闲聊的内容, 但楚秋还是感觉挺高兴的。
他有以前的自己做比较,每一丝的变化和进步都是肉眼可见的。
每一次楚秋把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较,就能发觉不知不觉间, 他已经有了许多改变了——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周围的人。
好的变化,总是让人感到愉快的。
楚秋和张大力一人拎个小巧的行李箱, 里边装的全是轻便的秋装和夏装,羽绒服和毛衣都脱了, 搭在了手上。
小成本电影, 所谓的小成本, 就是要多省有多省。
楚秋其实是不需要太省着的,但奈何提议都被郭旷直接否决了, 郭旷的电影向来不需要多高的投资, 因为大投资往往紧随而来的就是资本绑架,这对于一个不擅长商业片的导演来说就是噩梦。
所以郭旷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
比如说, 他对于资本会习惯性的拒绝, 会自己做个精确到百位数的预算表, 在其基础上慢慢增减。
因为成本有限,所以郭旷通常都是带着人直接去取实景,至于群众演员, 就找当地的人,两百块钱一天,多的是人愿意演。
郭旷的电影都没有什么大场面,楚秋印象里最多的,也不过是六人同镜头。
当然了,作为素材拍摄的人群往来的镜头不算在内。
郭旷的这种行为,说好听点是精打细算,说难听点是抠门。
比如这一次来拍《向阳而生》,剧组满打满算十一个人,楚秋、郭旷、张大力加上心理医生和母亲的演员,然后是三个摄影师,一个打光师,一个化妆师加上一个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