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帆的安排,参与的每个人都激动、兴奋、热血沸腾。
这可是可控核聚变项目,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
这些从华国各地来的科研员,跟着陈帆这位“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工程师”,即将见证奇迹。
在所有人的刻板印象里,总工程师的形象差不多都是二八分短发、宽边眼镜、表情刻板的中年人。
对项目总工程师这个职务,“年轻”意味着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并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在一开始,有科研员在设备安装现场看到陈帆陈帆,下意识就一句:
“小伙子,碍事了。让一下。”
等陈帆转过身,都要反应半天,这位是西北核聚变实验基地的总工程师。
“咳,不好意思,陈……总工。”
陈帆科研工作和实践容不得一点马虎,但生活和交往方面却很随和,有研究员不小心称呼错的,他从不介意,反而和大家开起玩笑:
“没事,我站这确实挡道了。”
“不用有心理负担。”
“齐心协力把反应堆建设好,你们叫我小陈也没关系。”
不小心喊错的科研员使劲憋笑。
陈帆则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工作吧。”
“有问题随时向我汇报。”
直到陈帆走后,这名科研员都在心里“反刍”:这种长辈一样的关怀,由一个比我还小10岁的年轻教授展现出来……实在是太奇怪了啊喂!
随着相处时间变长,大家对陈帆的印象有了改观。
陈帆能记住实验结果每个人的名字,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尊重;
再有就是专业水平……
加入西北实验基地的研究员,有一些有过其他项目的经验,也见识过总负责人无能还胡乱指挥,外行教育内行的情况。
陈帆则完全不同。
尤其是林心诚的学生,他们彻底被陈帆给震惊到了:
你是联合理学院数学系教授,等离子湍流模型是你主导,可以理解。但于教授的铋系超导,为什么感觉你比他更懂的样子啊?!
原本数学院严文仲的人,也体会了一下什么是“干掉了两个千禧年难题的数学家”:
他们的团队三天三夜都没完成的测算,陈帆在巡检了解工作进度时,手写计算,当场给出答案。
这让配备了8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了Datawrapper、SPSS、Matlab等数据处理软件的大数据组一度怀疑人生。
来的时候:为华国可控核聚变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干的时候:来陈帆教授的实验基地凑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