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的规矩,妇人们一般都是在初二之后开始走亲访友,先是回娘家再是到其他亲友家拜年。
因为石氏和方青青的身份不同,暂且没有回娘家的打算,却是也接到了好几张帖子。
除了县衙里其他官吏的家眷,再就是本地乡绅富豪的亲眷。
自打三郎中了状元入朝为官、特别是她也得了诰封之后,这两年石氏眼界开阔了交游也广泛了曾经不止一次的出去跟人应酬。
原先石氏心中还忐忑不安,问过三郎,她这种没见识的乡下妇人出门的话会不会给他丢丢脸?
黎修平的话让他亲娘十分的心安:
“儿子从来没有在外面隐瞒过自己的出身,大家也都知道娘是从乡下来的,又有什么好被人嘲笑的?”
由此,石氏倒是有了底气,落落大方的出门去也。
特别是这几年,她也跟着老三媳妇识字,别的不说至少会认得自己的名字。
果然人的眼界不同交往的人群不一样,自身的气质也都会跟着改变的。
且不提方青青,就是石氏现在出门,别人也不会专门的嘲笑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老太婆。
穿衣打扮比以前好了无数倍,又加上学识见识的增加,今日的石氏当然也就非昨日的石氏可比。
更别提,石氏现在手上积攒了不少的银钱,这才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底气啊。
不说家里人的吃用,石氏也会时常去街市上转悠,会给老三媳妇买一些新鲜花样的首饰还有布料。
在阳丰的就他们这么几个人,儿子天天穿官府也不用她管,石氏就一门心思放在大孙子和儿媳妇身上。
以前别人也都会说她小气,石氏也自认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
到现在才知道,手头上宽绰之后,谁又不喜欢出去花钱的快|感?
不说过年的时候家里准备的十分充足,石氏给京城那边还有老家族人的年礼,可也比以前丰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