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不插手凡间俗务,主张一切公事公办。只是朕觉得需要宽待。”齐帝道。
他去见了葛仙翁,葛仙翁对葛长青所为全不知情,厉声斥责,公事公办,而对纪仁呢,言语之中也是各种嫌弃。
但这个嫌弃和嫌弃也是不同的。
比方说,他现在就很嫌弃纪仁,但哪怕没有灵宝派,他也绝不会允许儒家这些人动纪仁,动他大齐未来的镇国神将。
所以齐帝听懂了。
“道家之人不事生产,治理大齐天下的是无数学子啊。”郑长松又道。
“但若没有他们,这天下怕是不复存在。郑先生,可懂?为了大局,需要牺牲。实不相瞒,朕喜爱纪仁,但为了郑先生,朕委屈了纪仁,可如今为了大齐,如今需要郑先生牺牲了。”见郑长松仍不松口,齐帝目光直视着郑长松道。
“陛下,老朽只是山野草民,怕无能为力。”郑长松看着齐帝半晌道。
“是无能为力,还是不想?”齐帝看着郑长松,目光之中带着些许不悦道。
纪仁之前不顾全大局,是他不懂事,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朕体谅他,但你可不是个孩子。
“老朽无能为力。”郑长松坚持道。
“所以郑先生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家国了?”齐帝眉头更皱,书房之内一股恐怖的分为蔓延着。。
“陛下?”郑长松听着齐帝的话,只觉得说不出的难受,他觉得他仿佛被绑架了。
这些话,从来没人对他说过,也从来没人敢对他说。
“罢了,郑先生不愿,那便算了,如今妖气长城告急,郑先生不如也去镇守,顺道教化黎民百姓。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大齐的儒生要学应当是汉唐,而不是宋,是吗?”齐帝看着郑长松,微微摇头道。
“陛下有意,老朽告退。”郑长松面色颓然道。
看着郑长松离开,齐帝面露失望之色,他其实挺尊敬郑长松的,毕竟这是真的不做官,不像一般的儒生,嘴上喊着不要,心里想要的不得了。
而且大齐治国,也的确需要这些儒生,所以历代齐帝都有所尊敬。
哪怕是当年郑长松率领儒生,前往大宋支援,惹来大秦不悦,给大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当时的齐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齐帝有些失望。
之前纪仁胡闹,但他到底年幼,未曾钻研四书五经,不识圣人教化,但你读四书五经,难道不知何为忠君,什么是大局为重。
又或者说,那臭小子说得对,这世间从来没有什么大局为重,只有强弱之分。
齐帝微微摇头,不再多想,又令人去宣纪仁和张景寿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