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吞吐吞吐看向杨志,而杨志却低头不敢接话。
“你们送我玉碗作贺,可惜玉做的碗不结实,昨夜已经不慎摔碎,注定不是好饭碗,不知你们现在饭碗,结识吗?”
武松见两人不答话,信手将酒碗往地上一丢,但因力度轻没被摔碎,于是补充说道:“看看,别只看光鲜外表,其实糙有糙的好.”
杨志、索超在营中坐蜡,宋清则在制置使司‘煎熬’。
赵构让他带来的圣旨,就封了个毫无用处的虚衔,而且还与赵桓所封重合,没有任何实惠的表示。
杨长本不想奚落宋清,但赵构做法确实让人吐槽,当时宿元景又凑巧在场,宋清只能默默倾着两人侮辱赵构。
不过煎熬归煎熬,宋清也有满意的收获,即杨长在谈论对付金人时,直言拿下太原只是开始,后面将继续收复失地。
这结论,比杨长驻留太原还要好,这说明他会继续对抗金人,符合赵构、宋江坐收渔利的想法。
宋清这次出使虽有波折,但欣慰结果在预料之内,所以回到驿馆心情极佳,满心欢喜等同伴回来分享,可惜最后只见索超一人。
“杨统制呢?”
“被留下了.”
“刘唐等多人与他有旧,被留下吃酒叙旧能理解,但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你快去把他带回来,我上午见杨长很顺利,最迟明天早上就走,别吃醉酒惹出货来。”
“回不去了,鲁大师以二龙山寨主名义,刚才强行把他留下,杨统制只得从了”
索超徐徐道出原因,宋清惊得忍不住拍案而起,喝声反问:“二龙山寨主?鲁大师如此不讲理,杨志性格软弱怕惹事,你就不能据理力争?”
“大师说他拳头就是理,当时武松就在他旁边,我真没有办法.”
“安?呵”
宋清被这话气笑了,望着索超似责似问:“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哥哥刚还在说,我们在别人地盘.”
“可他们已不是贼,哪有强行留人的道理?这么做与土匪何异?跟我走!”
索超见宋清急头白脸,还以为他要寻鲁智深讲道理,忍不住提醒:“去哪里?鲁大师很强硬。”
“制置使司,找杨长要人!”
“啊?好吧.”
宋清是朝廷使者,又是宋江的亲兄弟,索超虽然认为徒劳,但自己哪能说不去?
杨志有不俗武艺,也对得起梁山排名,但他性格是硬伤,关键时刻容易犯怂,偏还执着封妻荫子,需要跟着高明领导混,这也是死跟宋江原因。
此次出使太原,他受到不小刺激,又被鲁智深武力‘威胁’,便就坡下驴留下。
宋清去要人的路上,杨志也在制置使司见杨长。
现在大宋分裂成东西朝廷,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名臣,只会在赵桓、赵构中二选一,绝对没人会主动投奔杨长,能够捡漏李彦仙都是运气。
梁山这帮人多少有些缺点,但此时杨长正是用人之际,又凭【洞察之眼】能知人善用,便把有缺陷的杨志欣然收下。
杨长虽没宋江会画饼,却胜在他成绩有目共睹。
杨志与宋清、阮小二等同岁,四十有四的他早已失去了年轻热血,更加看重未来实际收益,今日刘唐有几句劝慰话,直接说到了他心里。
什么破高门大户?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是时候没了都不知道,我现在还一点都不急,等到杨太尉君临天下,咱们就都是开国功臣,到时还怕没有好女人?
你们跟着宋江虽然升官,但赵构能够记住你们中几人?搞半天都是为他人作嫁。
午后,宋清再至制置使司。
杨长对此一点不觉得意外,因为杨志当时就躲在偏殿。
“四哥去而复还,莫非改主意了要留下?”
“太尉,你虽然与兄长政见不同,但毕竟是共过生死的兄弟,没必要做这么绝吧?私自扣住杨志不放,这与强盗何异?对得起你现在身份?”
见杨长还在装傻充愣,向来谦逊待人的宋清没忍住,他一改常态毫不客气质问,不过这不能怪他急眼,若是少带一个人回去,怎么向宋江交待?
杨长闻言一愣也不怒,摊开双手一脸无辜反问:“谁说我私自扣人?杨志是自愿留下,他又没卖给你们?”
“自愿?不可能!我不信.”
宋清情绪逐渐失控,杨志突然出现在门口,朗声说道:“太尉所言甚是,我真是自愿留下。”
“你不用怕,杨太尉通情达理,若真有人胁迫,现在说出来。”
“四哥说得对,千万别勉强。”
“哪有勉强?此我肺腑之言,你们回去吧,好自为之.”
看到杨志如此回应杨长,宋清终于意识到这厮铁了心,但还是抛出最后的羁绊。
“应天的家眷,你也不要了?那样的门第,可不好找.”
“不好找,你要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