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你是天才吗?

有人说这会留下隐患,但杨长的基本盘在河东,只要河东保持稳定就没事,等到将来天下归于一统,再慢慢完善前期的不足。

杨长不能久留西夏,而此地情况又如此复杂,所以需要一个大将镇守。

随军的将领中,只有武松威望足够,也是杨长最信任的兄弟,他头脑也比较灵活,唯一不足不善带兵,所以还得给他指定副手。

所以当晚议题,就是确定西夏留守。

而杨长点将武松,询问谁为副将之时,众人皆低头不敢应。

一是责任实在太大,弄不好就要闯出大祸;二是杨长能灭西夏,就能力取代大宋,以及北上灭金,留下就少了立功机会。

看到众人不语,杨长即征询武松意见。

“二哥,你想要谁做副手?如果这里的兄弟不合适,我从河东调人也可以,但一定要把西夏稳住了,等我拿下河北将金人赶走,就会回头解决此地隐患。”

“其实吧”

武松苦着脸笑了笑,沉吟着说出自己意见,“为兄也不合适,眼下能够坐镇西夏,且不影响大局之人,非朱仝朱兄莫属。”

“嘶对呀!”

“大王,武都尉言之有理,朱总管坐镇晋州,能力有目共睹,他来确实合适。”

“我同意。”

看到众人齐声附和,杨长捋着胡须微微颔首。

“朱仝的确能当此任,不过我们控制的区域,与河东之间隔着延安府,看来我还得提兵走一遭,”

“可我们两万兵力,驻守西夏各地已捉襟见肘,如果再发兵延安府,恐怕力有不逮。”

看到武松如此担心,杨长一脸严肃说道:“延安府必须拿下,否则西夏宗室迁过去,还得走我们来时的路线,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再说你知道我本事,根本不用多少兵.”

“三郎准备带多少兵?”

“一两千就够了吧?”

“那还能凑一凑。”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丑郡马宣赞突然献计,言曰:“大王,既然迁走西夏宗室,为何不直接送到汴梁?我想西朝廷定乐意接受,而且我们还不安顿他们,岂不两全其美?”

“嗯?你是天才吗?”

杨长忍不住出言打趣。

宣赞嘿嘿一笑,“这也是跟在晋王身边,耳濡目染学到一些。”

“有道理,不过这事先要和西朝廷通气,所以还是得先送到河东,之后再转去汴梁不迟,既然你们都举荐朱仝,我就调他来经略西夏,不过.”

杨长突然话锋一转,对着武松正色说道:“朱仝没来之前,有劳二哥暂时坐镇兴庆府,其余兄弟也要留下辅佐。”

“是。”

“没问题。”

看到众人齐声附和,杨长又来到杨志身边,意味深长说道:“朱仝为西夏经略大使,你就为西夏经略副使。”

“我?我何德何能”

杨志顾盼左右,总觉得自己归顺较晚,并没立下什么大功,所以底气并不足。

杨长则拍着他肩膀,一脸郑重说道:“西夏这些年虽然推行汉化,但本质上也没脱离辽金治国模式,你既然看上李乾顺的曹贤妃,正好用通婚来安抚西夏人。”

“啊我.”

“别难为情,大丈夫当仁不让,还有你们,似乎也很多人都没娶妻,汉人女子要是不满意,不妨学杨志娶个西夏女子,算是为国家为此等稳定做贡献了”

此话一出,一群人皆低下头,特别是杨雄、石秀,这俩就没打算成婚。

杨长在兴庆府休整了五天,就率两千人往宥州方向进发,除了贤妃曹氏及濮王李仁忠被留下,李乾顺与百余宗室人员都随军同行。

李乾顺让李仁礼带走太子,杨长就留下李仁礼的兄长,以及太子李仁孝的生母,算是留给武松的底牌。

杨长此去是为拿回延安府,打通西夏与河东之间的道路,跟着会回河东调整布防,然后就再到河北战场。

只有拿下河北掌握长城,自己才借助地利在各国周旋。

没办法。

这厮毕竟底蕴太浅,又要同时多线作战,那就只能像玩游戏一样,尽可能利用关隘拖住部分敌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至于关中的二十万西夏军?会不会趁着杨长离去反扑?

这一点,杨长并不是太担心,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