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然后又试探着问道:
“如果我请你接手明报集团你愿意吗?”
“如果让我来接手的话,我会把明报做上市,让明报独立经营,兴元传媒作为一个大股东在后面给予支持。”
金庸笑了,对刘元昊的这种处理方式非常满意。
明报上市后,理论上就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可以继续独立经营。而有刘元昊这尊大佛站在身后,明报不需要担心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还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种方式好,我看就这么操作吧,我会挑一个合适的时间宣布退休,以后明报就交给你了。”
几天后,金庸主持举办了明报创刊30年的茶话会,邀请了出版届,新闻届一干有名有姓的同行参加。
在这场盛会上,他在例行发言的最后突然宣布辞去明报社长的职务,仅保留明报董事局主席的职位,一时间让在场的嘉宾一片哗然。
明报虽然每天的日销只有10万份,每年的盈利只有一亿港币左右,但因为面向的群体是香江的精英阶层,所以影响力非常大。
金庸的这个退休宣言来的非常突然,在场的只有寥寥几人在事前知道他这个决定。
不少人开始偷偷打量到场的刘元昊,他和金庸两人经常一起吃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大家都在猜测会不会是他来接手明报。
不过金庸并没有当场宣布接手明报的人选,文化人就是这样,在这种文化氛围很浓的场合不会谈生意上的事。
所以他要退休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包括英国报业大亨麦士维,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以及怡和洋行在内的十多个资本方上门来洽谈收购他手中的股权,但全都铩羽而归。
明报的股份集中在两个人手上,金庸占8成,另外的2成归沈宝新所有。
刘元昊跟两人商定,他本人联合兴元传媒以8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两人手中的9成股份,同时聘请金庸担任董事局名誉主席一职。
兴元传媒账上的现金流不够,现在又是供股集资的好时机,找银行贷款还不如刘元昊本人出资,等兴元传媒账上有钱后,他再把股票分批卖给兴元传媒就可以了。
当刘元昊联合兴元传媒收购明报集团9成股份并且要将明报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在香江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手握兴元传媒,明报集团和无线台三家上市公司,还有东方影业和东方院线,刘元昊在香江传媒业的影响力不知不觉中已经升到了顶级,没有一家报业集团或者传媒公司能望其项背。
6月底,花园道中环地王开标,兴元地产联合置地集团以31亿的价格成功中标,比出价第二的鹰君地产高出4亿。
但媒体这次的反应非常平淡,相隔半年不到的时间,中环地王的中标价甚至不如年初的湾仔地王,香江的楼市出现了一个180度的大反转,当前地产的跌幅达到了近四成,新界的地皮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除了刘元昊安排家办给家里的几个女人在购置房产,市场上鲜有买家,没有几个月的时间观望行情,有心抄底的人都不敢随意动弹。
港岛南面的海面上,刘元昊带着李丽真和邱淑真两人出游。
这段时间他比较忙,再加上办公室里多了一个他可以随意摆弄的大玩具,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去找她们了。
这次股市楼市的双重暴跌,他并没有通知两人,说好听点是忘了,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他根本没关心过两人在投资方面的事情。
两人在这次大亏之后也是有点慌了神,撒娇卖萌终于求来了这次出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