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跟皇帝老爷去吃席

红楼御猫 橘猫不是猫 2816 字 1个月前

重阳节后,各地的秋收成果送抵京城。

元佑七年似乎比昭武年间还要更像盛世,光是北直隶、山东、山西以及河南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足够养活半数大夏百姓,这还没有计算作为国朝粮仓的蜀地、江南等地的收获。

林如海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在户部忙的脚不沾地。一向注重仪容的林探花,甚至双眼布满了红丝、顶着一头散发参加了九月下旬的一场大朝会。

那种憔悴却也疯狂的模样骇得皇帝老爷直接当庭喊来了御医,得知其二十多天没有好好休息,身子亏空的厉害,当即就严令其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休养。

土豆已经足以在全国推广种植,不过户部还是接受了贾琮的建议,只在北地干旱之地以及土壤贫瘠之地种植土豆,其余产粮区依旧种植水稻等旧有的粮食。

反倒是玉米这种产量高、成熟期短、易储存的粮食,户部在今秋大规模推广,特别是辽东、山西、陕西以及河西的军屯,一半的田地都种上了玉米。

这玩意简直就是天生为军队生的,玉米不但可以食用,秸秆还能当做饲料用来喂战马。

粮食丰收所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往年这个时候北地各省送来的奏折无不是要钱、要粮防备冬日雪灾。

可仅从京畿各州府传回的消息来看,只需依靠府县粮库的储备,就足以应对今年冬日可能出现的雪灾粮荒了。

《诗经》有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初一大朝,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皇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贾琮从宫中参加完大朝回府后,携黛玉出京往东,至大报恩寺为亲祈福,并为故亲烧献衣物。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上香祈福,给往生牌位前的长明灯添了灯油,烧献完衣物后,贾琮陪着黛玉游览秋日的大报恩寺。

秋风红叶,琉璃塔外红枫林景色宜人,冲散了方才涌上心头的思亲悲戚。

两人正想上塔远望,不料还未靠近就见一只黄白相间、花臂纹身的金渐层远远跑来,一下子就扑倒了贾琮。

“你这家伙有多重心里没点数吗?想压死我……,住嘴,不许舔!!!”

贾琮好不容易将凑过来的毛茸茸大脑瓜掰到一旁,身旁的黛玉正搂着一个小人儿看自己与大猫在地上滚着玩。

“淳儿,你怎么出宫了?还跟大将军一起。”

“我跟爹爹来的,大猫猫陪我一起。”

淳儿给贾琮送上甜甜的笑脸,大猫儿顺势用脑瓜蹭了蹭贾琮的胸膛,将好不容易挣扎起身的贾琮又给拱倒了。

“嗷呜~”

“别喊了别喊了,我没带肉干!”

这猫越来越重了,贾琮挣扎了数次,最终在两个姑娘的“帮助下”躺平在红枫下,任由大猫与两女的“蹂躏”。

三人一猫玩了好一会,大太监夏守忠扶了贾琮起身,说皇帝老爷有请,这才齐齐入塔,直登顶楼拜见。

“臣(女儿)拜见陛下(父皇)~”

“嗷呜、嗷呜~”

皇帝老爷穿的如同富贵员外,正凭栏远望。冲贾琮随意的摆摆手说不必多礼,反倒是对黛玉甚为亲切。

又是让人送来茶点,又是询问天气转凉,身体如何。

琉璃宝塔共分九层八面,高达二十七丈。塔身有铁索八条,垂铃七十二个,垂铁铃八十个,塔身外灯一百二十八盏,琉璃灯十二盏,塔窗明牖以蚌壳磨薄为之,甚为壮观。

西望京城,可见城郭威严,亦可见络绎不绝的香客顺官道而来。寺外主道两旁颇具烟火气,远远望去有小贩穿梭于香客间,叫卖物什。

皇帝老爷很喜欢这样的场景,加之居高临下,远看治下祥和,心中很是自豪。

都言昭武年文治武功,朕之元佑当更胜一筹。

百姓能有余钱来寺庙上香祈福,能带着孩子逛着街市,岂不是朕这个皇帝的功劳?

民富国强,天子之恩泽也!

皇帝老爷心情舒畅,跟贾琮闲扯了一会南边的事,又说要带他们三个小孩去吃席,施施然下了琉璃宝塔,临出发时还给三人一人买了一小盒零嘴。

原本贾琮与黛玉定好了大报恩寺的素斋,可皇帝老爷口中的吃席更让两人期待。

也不知道是谁,竟然能请了大夏至尊出宫赴宴。

等到了地方,贾琮才明白皇帝老爷为何会不顾被御史喷唾沫星子,也要在大朝会结束后微服出宫。

大报恩寺不远就有一座皇庄,车马停在了庄外,贾琮一下马车就听到了庄中的欢声笑语。

庄中的管事与几位双鬓花白的老者早已收到消息,等候在进庄的路口处。

“老奴拜见皇爷,圣躬万安!”

“末将拜见四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