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簇拥着汪瑾轩和赵敏来到筵席,桌上摆满了蒙元与中原特色兼具的美食,酒香四溢。
汪瑾轩端起酒杯,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与赵敏饮下合卺酒。
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滑下,他却品出了别样的滋味。
正应酬间,一位身形魁梧的蒙元将领大步走来,豪爽地拍了拍汪瑾轩的肩膀,笑着说道:“今日你成了郡主夫婿,往后便是咱蒙元的自家人!往后战场上,定要让那金清和大虞都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汪瑾轩微笑着点头致谢,心中却明白,这“自家人”的身份,责任重大。
而赵敏在旁,虽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与宾客们一一寒暄,可眼神始终关注着汪瑾轩。
她深知,眼前这人不可能久留蒙元,必定是要回道大虞的,不由得暗自神伤。
热闹的筵席上,酒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可赵敏的心头却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她强颜欢笑,与身旁的宾客交谈着,目光却时不时飘向汪瑾轩,眼中满是眷恋与担忧。
一位蒙元贵族夫人凑近赵敏,掩着嘴笑道:“郡主今日可真是艳压群芳,汪公子一表人才,你们二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日后定能举案齐眉,幸福美满。”
赵敏礼貌地微笑致谢,可笑意却未达眼底。
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酒杯,思绪飘远,想到汪瑾轩如果回到大虞之后,是否还记得自己。
汪瑾轩这边,又有几位将领前来敬酒,言语中满是对他的期许与试探。
“汪公子,听闻你在边境的事迹,那可是胆识过人呐!往后在蒙元,可得多给我们传授些谋略。”一位留着浓密胡须的将领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瑾轩举杯回敬,谦虚道:“都是些机缘巧合,还得多仰仗各位将军的关照,日后定当尽心尽力。”
他心里清楚,这些看似热情的话语背后,是蒙元众人对他的审视与期待,他必须在这场复杂的政治棋局中步步为营。
酒过三巡,汪瑾轩感到微微有些醉意,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赵敏,四目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与深情。
赵敏站起身,向周围的人告了声罪,缓缓走到汪瑾轩身边,轻声说:“你少喝点,莫要伤了身子。”
汪瑾轩看着她,心中一暖,轻轻点了点头。
铁木真看着花园中紧紧相拥的汪瑾轩和赵敏,脸上浮现出一抹了然的笑意,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好了,莫要再闹了。今日是两位新人的大喜日子,良辰美景不可辜负,他们还要入洞房呢。你们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毕竟春宵一刻值千金呐!”
说罢,他大手一挥,做了个散场的手势。
众人听到铁木真这番话,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哈哈大笑。
宾客们相互对视,眼神里满是调侃与笑意,纷纷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告辞。
那些年轻的将领们,一边笑着一边还不忘对汪瑾轩挤眉弄眼,其中一个还高声喊道:“汪兄弟,好好享受这洞房花烛夜,往后战场上可别掉链子!”
引得周围人又是一阵哄笑。
女眷们则大多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向赵敏送上最后的祝福,嘱咐她要好好照顾自己,与夫婿恩爱和睦。
汝阳王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和女婿,虽神色依旧带着几分威严,但眼底也藏着一丝欣慰。
他微微点头,向宾客们示意,感谢大家前来参加婚宴。
不一会儿,王府的庭院里便渐渐空了下来,宾客们陆陆续续地走出王府大门,热闹的喧嚣声逐渐远去,只留下此起彼伏的马蹄声和渐行渐远的谈笑声。
王府的下人也开始忙碌起来,收拾着筵席后的杯盘狼藉,而汪瑾轩和赵敏则在这逐渐安静下来的氛围中,缓缓转身,朝着洞房走去,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忐忑,踏入了属于他们的新婚之夜。
新房内,烛火摇曳,映出两人的身影。
赵敏望着汪瑾轩,眼中满是忧虑,脱口而出:“什么时候走?”
汪瑾轩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反问道:“敏敏你何出此言?我为什么要走?”
赵敏眼眶微微泛红,却强忍着情绪,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目光坦然地直视汪瑾轩的眼睛,郑重说道:“莫要把我当做愚昧妇人,我懂你。”
她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继续说道:“我不会阻拦你,也不会哭哭啼啼让你为难。只是这一路山高水远,大虞江湖和朝堂诡异莫测,你万事都要小心。我会在王府为你祈福,盼你早日平安归来。”
说罢,她抬手轻轻整理汪瑾轩有些凌乱的衣领,动作轻柔却又带着几分眷恋。
赵敏这一番通情达理的话,让汪瑾轩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
汪瑾轩顿时不知所措,脑海中一片混乱,过往那些坚定的计划与信念,在这一刻都被赵敏的话搅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