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工程是孙英敏用住宅预售资金垫付的,她怕这一工程落到别的建设公司之手,才这么做的。她虽然是副局长,但是掌管规划设计,又兼任了开发公司经理,把握着局里进钱的入口,便为了叶闯而来了个近水楼台。
本来30多万资金不算大数,但是她藐视了局长的权威,局长以她擅自作主,盲目开工,致使一平工程和三通工程无法衔接,使路基和场地进水,造成工程损失为由,向特区领导告了她一状。
特区领导对孙英敏的能力和水平还是很欣赏的,考虑局里班子不和会影响工作,便把规划设计这一摊拉了出去,单独设局,让她当了局长。这使她的决策权更大了,本来板樟山隧道工程因为投资大被无限期拖延了,她又为叶闯开了门。
她不仅仅是因初恋之情而这么做的,是考虑到了两个街道,也是香洲和九洲的连通,使香洲的土地升值,而扩大住宅销售的大局着想的。同时,也想探一探这个隧道的工程难度,反正资金是捐献的。
但是,要开一条一公里长的隧道,勘测定向很重要,她手下还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又和建设局长闹崩了,让她很是局躅。
就在这时,陈思文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陈思文是1978年考入位于沈阳的东北建筑学校的,那所学校是中专,本该于1980年9月毕业。但是,1980年这所学校升为学院了,在校生可以连读,连读一年发给大专毕业证,连读两年发给本科毕业证。她学的是测量勘探专业,这个学院偏重于桥涵隧道工程,东北河流山地较少,她又经常和徐佩瑶通信,所以,毕业后便来珠海找徐佩瑶了,还带来了她的男同学隋通。
孙英敏大喜,马上聘用她俩做了她的助理,让徐佩瑶给她俩安排了住处。陈思文见到有隧道工程,兴奋不已,马上投入了测量。
板樟山不高,海拨在300米左右,但是山坡呈50度角,如果修之字型盘山路得15公里。原来就有人试过凿洞通过,只凿了20米便搁浅了,因为里面是岩石,需使用炸药爆破,恐把握不了方向。但是,前人却留下了资料,得知开洞处到对面的直线距离是1210米。
陈思文和隋通一人立标尺,一人测量,发现这个洞口和先人说的直线距离只差10米多一点,是119.64米。她釆用了XJ坎儿井修水渠的办法,在这条直线上每50米设了一个点,让叶闯分兵去挖竖井。20个点就用了400人,然后两边各用300人对挖。
她说:“你要达到宽5米、高4米的通道,至少要开宽6米,高5米的洞,这样才能使钢筋混凝土工程有施工空间。”
徐佩瑶和陈思文是老搭档了,她提出用挖洞的石料砌筑2.5米高的墙壁,上面用钢筋水泥起拱,这样,内宽4米,拱高4米就够用了。
隋通说:“那得开宽7米的口,这样那20个竖井可以当通风口,但是,水也会从孔中渗进来,所以要在石壁两侧各留出半米的排水沟。同时也能给施工留下空间。”
陈思文说:“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多一米就多3000立方米的土石挖掘量。用那个钱把竖井修成凉亭式的防雨建筑,施工时,还可以从那里送混凝土。”
孙英敏说:“这个主意好,山上有了凉亭可以增加观赏性,等有钱了,还可以修人行梯路,供人爬山运动。”
那山上的植被很茂密,土层厚度有20多米,下边多是玄武岩,可见,这里过去有火山运动过。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玄武岩质地比较疏松,用钢钎就可以凿碎。
但是,那势必是石头,最深的竖井近290米,最浅的也有30米,平均是80米。井的直径是2米,平均一个井的土石方是250左右,土方好干,石方一天也就凿进30公分,这些竖井浅的就需要一个月,深的需要两年。
叶闯的人太多,施展不开,徐佩瑶便抽走了600人去干力工,剩下的400人,两个洞口各100人,采取三班倒爆破施工的办法,每个竖井10个人,也三班倒。好在他的人都是复员兵,对爆破施工比较熟悉。而那些浅的竖井很快就凿通了,不耽误隧洞的进度,一个月便双向掘进了各100米。
接下来便是徐佩瑶的工匠去砌筑了。砌筑工程挺艰难的,从那个竖井往下灌水泥,工匠们要猫着腰进行浇铸,因为那钢筋网有30公分高,下边还存5公分的空隙,上边也要厚出5公分,还需要捣实。这样一来,拱和洞的顶只剩下1米6高了,东北人的身高都在1米7以上,不猫腰就撞脑袋。猫腰运送50米距离的水泥桶,只能蹲着传递。而把水泥、碎石、沙子和水扛上山,去人工搅拌也不轻闲,叶闯的兵把这活都给包了。
但是,再往前干就没这么快了,因为竖井越来越深,爆破队只能等他们了。那些人闲不住,便在井与井之间修石梯了。
孙英敏发现,这不是速战速决的工程,那近300米的竖井得两年打成,大部队不能耗在这里。
珠海也称百岛之城,陈思文去了湾仔岛和横琴岛,发现这里如果架两座桥,就能把横琴岛和湾仔及九洲港连起来。规划先行,她便对这两座桥进行了测量、勘探和设计。在海上架桥不仅要知道水深和海底地质资料,而且还得知道潮汐资料,还得了解这两个岛以后的用途。这些够她研究一年的了,她便和隋通在规划局入职了,工资加特区补贴是每月500元,比深圳低了一倍。但是,她俩已经很满足了,这比在内地要高出8倍,她俩要在这先挣上两万元再说。
人行隧道虽然得两年完成,但是购房者看到了希望,给翠香街道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活力,孙英敏预售房的财源日益扩大。但是,建设局长也看上了这块肥肉,要引进他们的建筑公司来抢工程了。这使徐佩瑶和叶闯的手联得更紧了,在不停地占地上工程,出现了资金周转捉襟见肘的局面。
徐佩瑶给秦玉打了电话,秦玉说:“我正要去港商那送货,等我去了再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