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寿州刺史

主屋正中坐着一个蓄着八字须的中年男子,身材精壮,肤色偏黑,看着倒不像个文官,更像个武将。

卢绛和望舒郑重朝着蒯申行了晚辈礼:“晚辈卢绛,携舍妹,见过使君。”

蒯申初时还有些疑惑,待听到卢绛这个名字,这才笑了起来:“快快免礼。原来是我儿的好友卢家大郎啊!快坐,快坐。”

卢绛和望舒笑着在一旁坐了下来:“今日冒昧登门,还望使君不要怪罪。”

蒯申笑着一挥手:“这说的哪里话!你要是路过寿州却没来家里坐坐,让蒯鳌那小子知道,还不得写信回来怪我!还有,叫什么使君,唤我世伯就好。”蒯申捋了捋小胡须,笑的见牙不见眼。

“不过,你们怎么来了寿州?”蒯申疑惑的看向卢绛,“现在书院不是还没放假吗?”

卢绛点了点头:“确实没有放假,不过小侄家中有些事情,故而和书院请了假。”

“原来如此!”蒯申点了点头,笑着交待,“既然来了家中,就索性多住些日子。让你世伯母做一桌好菜,咱们爷俩好好喝两盅!”

话音刚落,蒯夫人就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一边笑着看向望舒,一边不住的点头:“这是哪家的女娘!可真是好看!”

“世伯母。”卢绛和望舒起身又行了一礼。

下一秒,望舒就被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给扶了起来。抬头看向笑容满面的蒯夫人,望舒只觉得这女子好生爽快,全然没有京中那些贵妇人的做派。

“快别这样多礼!”蒯夫人拉着望舒坐在椅子上,啧啧感叹着看了望舒半晌,又冲着卢绛赞叹道,“这兄长是雄姿英发,气度非凡;妹妹更是天生丽质,钟灵毓秀……啧啧啧……真羡慕卢家阿姊有这样一双好儿女!”

卢绛被夸的脸色微红,望舒倒是面上不显,笑容真挚的说道:“世伯母过奖了,二娘见到世伯母,方才知道原来雍容华贵、风姿绰约是这个样子!”

蒯夫人闻言笑容更灿烂了许多,头上的金步摇也不由的跟着晃动了起来:“二娘这话,我爱听!要不我说还是闺女招人稀罕,我可是更羡慕卢夫人了,这小女娘软和和的,比那小子可好太多了!”

蒯申不由的摇头失笑:“夫人你收敛些,别吓着孩子们。”

“世伯母性子直爽,我们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吓到。”望舒笑着说道。

“你看看。”蒯夫人白了自家郎君一眼,拉着望舒不撒手,满眼都是喜欢,“我常听阿鲤提起你兄长,说在书院多亏了有绛哥照顾他,却没想到绛哥还有个这么水灵的妹妹!”

望舒挑了挑眉,阿鲤?没想到蒯鳌还有个如此可爱的乳名!

“世伯母,我兄长性格桀骜,不善和人交往,在书院中能遇到如蒯鳌兄长这般志同道合的好友,家父家母也是欣慰的。”望舒笑着说道。

蒯夫人笑的见牙不见眼:“我家那小子,我可太了解了,自小上房揭瓦的事儿就没少干,街坊邻居的没少来告他的状!他可是向来谁都不服的,连他老子都管不住他。我这个愁啊!谁知道后来去了书院没一年,每次回来挂在口边的都是阿绛阿绛的,话中常含钦佩之意,我这颗心啊终于是落了下来,能有个人治的了他管得住他,我也是开心呢!”

望舒眼含笑意的看了一眼卢绛,卢绛一脸的通红如炭,想当初在书院,欺负同窗的事儿他们也是没少干!现在想起来还不自觉的脸红。好在后来有朱弼的及时教导,才让他们几个顽劣之徒“改邪归正”。不过好在伤天害理的事儿他们也是从来不做的,从本质上来说,几个人也都不坏。

好在没多久,卢绛就从红温状态恢复了过来,没忘记正事的冲着蒯申鞠了一躬:“世伯父,小侄此次前来,一为拜访,二也是有事相求。”

蒯申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将卢绛扶了起来:“这是做什么!有何事,你但说无妨。”

蒯夫人将望舒拉到一边坐下,拍着她的手说:“就是,虽然是第一次见,可在我们心里,早就将你们当作是自家晚辈了,有什么事难办的,你们只管说就是,千万别和我们客气。”

卢绛感激的点了点头:“小侄谢过世伯父、世伯母。不瞒二位,我们这次是来寿州,是想出城,往北。”

蒯申惊讶的抬起头:“往北?去汉国?”

卢绛点了点头:“我母亲是中原人,外祖母如今还在北地,赶上她老人家要过寿,所以我才带着几个妹妹们来了寿州,想从这边想办法出去。谁知道刚进城,去打探消息的家仆就被当成了细作,抓到了牢中……”

“这……”蒯申嘴角抽搐着看向卢绛,“难不成下午抓到的那两个细作,就是你的家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