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小箭射进他的心口

“怎么?”

太子嗓音清冷,许知砚急忙摇头,随后认真看了起来。

江照莹听着他们的话,看了他们一眼,心里觉得这两人怎么怪怪的。

“喝点茶。”

太子将茶递到江照莹的面前,江照莹接过慢慢喝着,眼神落在字里行间时,眼底的戾意便不断地翻涌起来。

“二师兄,你看这里。”

江照莹把折子递到对面的许知砚面前,两人便都倾身一起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分析,一边把里头的疑点全都挖出来,然后一条一条细心记录,越是往深挖,就越觉得这里头有问题。

最后。

江照莹干脆起身走到许知砚的身边坐下,两人挨着聊。

“柳丞相这个妹妹的问题最大,你觉得呢?”

许知砚听着便重重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年。

这位柳姑姑和文家的二老爷偷偷相爱过,可也不过半年的时间,文家突然间出现罪证,皇上大怒,文家死得精光。

而那位柳姑姑。

也在文家出事之后,远嫁曾州的刺史,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过。

就是省亲都没有过!

“算起来,她已经三十几岁,说不定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

江照莹看向太子,不等她说话,太子点头道。

“已经让人查过了。”

说着。

太子把一份折子放在自己的面前,打开第一页,淡淡道。

“过来吧。”

江照莹急忙从许知砚的身边挪开溜到太子的身边坐下,凑过去的时候,一抹清香萦绕,太子的心狠狠一跳,不露声色间,他微微倾过身子靠近江照莹。

“慢慢看,不着急。”

太子说完抬眸淡淡看向许知砚,那眼神里的压迫让许知砚都有些坐立不安。

苦涩铺满整个唇齿,可又觉得心生安慰。

他哪里看不出来。

殿下怕是故意赶回来的,而且在这里小动作不断,不就是怕他和师妹过于亲密,怕师妹对他有什么感情!

紧捏着手里的折子。

许知砚泛白的唇抿出一丝浅浅的笑意。

原来。

一向凌厉的太子殿下也有软肋,这倒是他没有料到的。

“这位夫人马上要回京了?”

折子上写着因着她的儿女都已经大了,想要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所以借着要回来参加冬猎的由头,把孩子们都带了回来。

大概还有几个时辰,她们就会到就京城。

“待猎场上见了这位夫人再说。”

这位夫人名叫柳滢,今年三十五岁,嫁给了曾州的刺史潘重山,生了两儿两女,大的已经二十岁。

从折子上看。

因着柳相府的关系,这位夫人一直过得顺风顺水,十分幸福。

当年。

文老爷和柳丞相是京中两大热门人选,但文老爷生得更加俊朗,学识更好,人也更温雅,很快就超过了柳丞相。

江照莹总觉得。

那所谓的罪证,搞不好就是通过柳滢的手放进文府的,不然她为什么要远嫁?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回来?

以柳相府如今的辉煌,她们想要回京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若是论才学、为人、还有民间的声望,文老爷是当之无愧的丞相人选。

只可惜。

皇上当时觉得,若是文老爷为相,民心所向,反而会影响他这个皇帝的威信,于是放任柳丞相的手段,甚至顺水推舟就把文府给杀了。

垂眸时。

江照莹眼里有一丝愤怒闪过,也不知道午夜梦回之时,皇上会不会梦到文伯伯,若他知道哪怕到了现在,天下学子也一样会在文府忌日这天焚香拜祭,会不会气到吐血。

“殿下,时辰到了,该用膳了。”

明姑姑进来施礼说话,许知砚听着眼底微微一讶。

殿下平时的用膳时间比现在晚半个时辰根本不是现在,随后他就听到太子殿下问江照莹。

“反正还有事情要商量,不如留下来用膳,一会接着聊便是。”

“好的呀,二师兄,我们一会再谈。”

正好有些饿了,江照莹将折子合上,便起了身。

太子扬起染着冷意的长睫,看向许知砚。

许知砚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假装没有看到他的警告,点头道。

“殿下厚爱,自然是留下来的,说起来,我还没在太子府用过膳。”

一枪射在太子殿下身上。

“是吗?”江照莹眨了眨美目“殿下都不留别人吃饭的?”

太子拳头紧了紧,好个许知砚,明里暗里也知道告状了,不紧不慢开口。

“孤都很少在太子府用。”

实在是太忙,很多时候都是附近的酒楼里用,要不就是在宫里用,要不就是和幕僚大臣们一边商议事情一边下个锅子。

“殿下请。”

许知砚上前恭请。

太子轻揽江照莹,带着她一起出门朝着膳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