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欲开锁,寻小刚

棹渡 一棹清歌 2049 字 1天前

志军起床推开门,满目浓郁的绿色扑面而来,感觉不像昨天刚来时那么压抑了。志军认得门前那一排树。那些树在志军小时候还是小树,十几年过去,都长成了参天大树。而志军也已长大成了家人的依靠。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志军仰起头张开双手,和五月早晨的阳光绿树微风撞个满怀。愿余生像树一样行走在世间。扎根泥土,接受阳光雨露。接受自己本来的模样。冷静独立,优雅朴实,常把温暖洒在人间。

志军去食堂买了油条接了开水回来,和父亲吃过后,他开始和父亲商量,“今天无论小刚回不回来,请左邻右舍做个见证,你都要搬回去。”

“门锁着怎么进去?”父亲不解。

“你别管,你只管回家。你当初也是老实,他让你走你就真走啊?你不走他敢把你抬出去?你为啥不给家里打个电话呢?”志军抱怨父亲。

但是可以想象得到父亲不走肯定日子不好过,但是至少应该让自己知道。这件事情是逃避和忍让能解决的吗?如果自己不来,父亲一个人在这一无所有的老房子里怎么过冬?

父亲不吭声,面露愧色。不自觉的摸出烟点上了,吸一口,看看志军,又摁灭了,把烟别在耳朵上。

其实志军明白,他是“家丑不可外扬,”他自己选择的人生路,最终是什么结局他都只能默默承受。他明白他早年的路走错了,一切不可能重来,悔没用恨没用,在他生病又被赶出家后他怀着一颗羞愧的心本就无颜面对老母亲和亲生儿子。在上次病发被志军接回去照顾后,他明白他病重以后会成为儿子的负担,成为老母亲的拖累,他没有为两个儿子的前途考虑过什么,如果回老家只怕志军成家都难。他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不忍心。他也不想找人解决不想张扬,只想悄无声息的躲在老房子里默默的舔舐伤口,咀嚼着往事度余生。

他没想到志军会主动提议让他退休回家养病,出面找小刚补偿属于父亲应得的那一份房款。遇到事还得是自己的儿子啊!他心里五味杂陈,想志军小时候顽皮爬树洗澡他总是骂他不好好读书,总拿城里的小孩和他比,现在,他老了病了自己却像个小孩一样,当志军突然出现在面前的那一刻他的心突然觉得有了依靠,才真正体会到很多年前无论是亲人还是熟人朋友都说过他的那句话,“别人的儿子养不熟。”他那时候年轻气盛,不屑一顾,“那么小就养着有感情的,”奶奶说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父子俩都从沉默的思绪中醒来,父亲说小刚换了一个店干活,不然可以直接去找他的。志军说不用低声下气的去找他,要让他看到你的脾气主动回来找你。说完就起身,“我先去打个电话,你随后就来。”

志军先去新房敲门果然还是没人,看样子晚上根本没有回来。于是跑到商店照着昨天抄的一个号码拨过去,说了地方,不多会一个中年人就骑着摩托车挎着个工具包赶来了。志军带着他来到房门口,又去敲开了旁边几家的门,因为志军在矿上干过一年,在这里住过,那些邻居都认识他,还蛮

志军是在一阵鸟鸣中醒来的, 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了,不在屋里,可能出去散步了吧。多年来,他也只保留了散步和抽烟这两样爱好了。早晨空气好,老家属院绿树成荫,建筑整体虽然老旧,但环境还算清幽,父亲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对他的身体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