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城中,民心所向,声称愿随宁王府起义之人占到了八成之多。
实际上,这所谓的支持率并不真实,那些答允支持宁王府起义之人能得到灵石奖赏,故而即使付钱,支持率也不过六成左右,而朱拱栩却多报了两成。
伪朝弘治已失人心,待其举事之时必会引起四方响应,届时正是宁王一脉崛起之时。
于是乎,宁王开始精心策划起义之事。
确定了先夺取金陵,与伪朝廷隔江对峙,先行统一南方,而后沿江北进,一统神州大地的大策略。
然而在此之际,问题出现了——金陵城岂是那么容易攻克?
传言金陵乃是沈万三亲自主持修建,坚不可摧。
更何况金陵作为皇家陪都,驻扎着大量修为精深的戍卫,手中现有兵力,足以应对吗?
正当宁王深思自家起义计划之时,一则情报传来。
魏国公在为其子求取封号时与朝廷发生争执。
现居魏国公之位的是徐达的第五代孙徐俌,他坐镇中军都督府,守护金陵。
因年岁已高,身患顽疾,欲将金陵守备之责交于其子徐奎璧接管。
朝廷以徐奎璧难堪大任为由予以拒绝,要求徐俌继续坚守岗位。
此消息引起了徐俌的愤慨。
“想让我再多干几年便明言便是,何须贬低我儿不堪重任?”他心中暗想,“我徐家世代为贵皇室镇守金陵,朝廷竟然还想更换人选?”
而宁王趁此机会向魏国公抛出了联手之意。
大致之意是朝廷昏聩无道,自己已有另立门户之意,问徐家是否愿意鼎力相助。
魏国公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态度模糊不清。
宁王看出端倪,心知此事已然成局。
弘治帝倒施逆行,失尽天心民望,就连魏国公也对此颇有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