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收银区对应的位置是投稿区,这个位置是专门接受民众投稿的,因为当今社会的文化普及程度不高,识字的只是少数人,而万卷书接受的是文字投稿,与当下的社会环境不符。
为了扩大消息接受面,袁奇志就专门设置了这样一个投稿区,聘请了一个能写会读的记录员,让他按照群众的描述,记录实时新闻,为周报提供新素材。
除了收银员和记录员之外,一楼还有两个书籍管理员,他们负责管理书籍区的全部书籍。
书籍区共设有六个大书架,书架上全是可借阅图书,上面摆放的都是一些常见书籍,每本书都是一式两份,若是两份书都被人借走了,还有人想要借阅,就只能等借书人归还后,才能再次借出。
除了上述三个区域外,一楼还设置了一个阅览区,阅览区里摆了许多长条桌案,可以供客人阅读使用。
客人只需要支付十个铜板,就可以在阅览区阅读可借阅书籍一个时辰,时辰到了,若是还想继续阅读,可以加钱续租。
若是想要借书回家看也可以,只是每人每次只能借阅一本书籍,且须得支付书籍的全部费用,以及所借书籍的一半费用,作为押金,并签订相应的借阅条款。
若借阅方如期归还书籍,且书籍完好无损,则退还该书籍的购书费用,并按借阅时间,扣除一日20文钱的借阅费用,归还剩余押金。
若借阅方如期归还书籍,但书籍出现破损、赃污等情况,则要视情况的严重性按照万卷书的借书详情扣除对应费用后归还剩余银钱。
若借阅方逾期归还书籍,则默认对方购买书籍,不退还任何费用。
这样的条例不但店里的几个营业员背的滚瓜烂熟,会在客人提出想要借书的请求时,跟对方说清楚,而且袁奇志还找人将条例明细直接写在纸上,糊在公告牌上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