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最后还写了万卷书的店铺地址,甚至旁边还附上了万卷书楼的迷你小图。
最底下还写广告位招商,如需合作,可到万卷书店内面谈。
万卷书的周报展开足有家里糊的窗户纸那么大,而且质地雪白,免费的,不要白不要,就算家里没有读书人,拿回家糊墙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不管是好奇的路人,还是路过的路人,基本都不会拒绝免费送到手里的周报。
书生们看问题的角度和路人不同,他们的关注重点在于万卷书可以借阅图书,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拿着周报去和自己同窗好友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兴奋激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纸贵,书籍更贵,买书的话,最便宜也要大几百文才能买下一本,贵一些的更是要好几两银子一本,如今这个新开的书店,居然有借阅服务,只需要花十文钱就能随便看店里的书,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看书的范围有所限制,活动日期一过就会恢复一个时辰十文钱的价格,但即便是恢复原价,对他们来说,借书也比直接买书来得划算。
万卷书一楼的书籍很多,包含了科举考试要用到的所有书籍,虽然书本的数量有所限制,但若是他们联合其他手头不宽裕的同窗,准备好笔墨,提前过去等候,在开店之后立刻进门借阅书籍,在阅览区将书籍内容抄录下来,再互相交换抄录,岂不是能省下好大一笔买书的开销?
且万卷书的一楼不止有科举用的四书五经,还有很多其他书籍,只需要花费少量铜板,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从前未曾涉猎过的书籍,增长见闻。
这样的好事不止对他们这些手头拮据的学子有吸引力,对那些家境尚好的学子同样也有,毕竟不是随便什么人家都舍得花大价钱收藏大量“无用”书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