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风烟望五津

西川欲晓1909 仁义袍哥 1263 字 4个月前

走尽天下路,难过新津渡,过了新津渡,耽误十里路。

古谚语道尽了新津渡的艰难,因为这里河网太过密布,过了一渡又渡。

在城东北的三渡水,是这次灾民的渡河点。

时逢冬月枯水季节,今年雨水比往年偏少,各条河水量都不大。

这就方便了渡河,在金马河和羊马河和西河上直接搭上了浮桥和便桥。

新津以上,习惯叫岷江的正源为金马河,仁义社在这里用舟船竹筏搭了三座浮桥。

张娟随着人流过河,在东岸就简单编了一次组。认识的和本乡本士的或亲友的走在一起

儿子背在背上,手里牵着女儿。听说过了河就能吃饱饭,还听说那里能找到家里的亲人。

来到桥的尽头,带队的说道:“后面的都跟我走,不要乱跑。不好带你们去领吃的。”

说有吃的,人跟得领队更紧。

河滩上尽是一队一队的人,人多而不凌乱。组织工作很到位。

领队举起一个牌子,上面画了个月亮。

“大家看好。这个队是月亮队。你们一定要跟着这个牌子走。不要走到别人家的队里面去了,他们也有牌子,看他们那是老虎队,那是玉米队,那是鸡队。如果你们走过去啦。就分开了,如果走散了,一定要给工作人员说你们是月亮队的,就会帮助你找到我们。”

好了现在去吃饭。

河滩上一排排的大锅煮着粥,一排排的蒸笼蒸着馍。

一队一队的工作人员在来往穿梭。

指挥的,协调的,咨询的,后勤的,服务的,医疗的,应急的……

这是救援,同时也是大的协同演练。

张娟在领队的带领下到就餐处。一人一瓢浓浓的米粥再加两个玉米馍?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起来。

张娟收起了三个玉米馍,想了想,又将自己的玉米馍掰了一大半收了起来,

这时过来一个女的工作人员。手臂上戴着红十字袖套,"这里有没有走不动的,有的话告诉我们,我们安排担架,要是有生病的,我们大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