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朝廷,很得民心。一是直接废除了原本大量的沉重赋税,二是地方官员行政效率很高,三是地方官员不敢欺压良善,四是从立国开始,就没有说过假话,也没有朝令夕改。这一点点的,就养出了政府的权威性。
移民,不是因为草原上的人不够。辽国的人口有将近一千万,这些年因为打仗、内乱等等原因,死了许多人,还有被金国掳走了许多,那也还能剩下七八百万。这些人口,全部都被华夏接收了,金国并没有抢人。因为他们现在维持自己的那点儿人口已经很难,再吸纳数百万的辽国人口,不用派兵去打,只封锁了贸易,他们自己就崩了。
真正的原因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以及防范辽国旧民作乱。他往草原上移民两百万人口,同时也会在那边移民两百万人口来到中原生活。让不会放牧的人学放牧,让不会种地的人学种地,绝对不会发生什么草原自治草原。那是培养新一代的草原大部落,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要移民汉人过去,双方通婚融合,加大贸易,将生活方式等等都传播出去,还要兴建学社,培养北方的人才,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做官,如此时间一长,有个两代人就差不多彻底将北方融入进来。
南方那边差不多也是如此,自从华夏二年派兵南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向南推进,到了华夏五年,已经彻底的荡平了原本的反叛势力,抄了那些大户的家,整个地方全都梳理了一遍。
还有吐蕃以及大理这两个地方需要拿下,不过却也无需过多关注。吐蕃确实不好办,毕竟高原地区,华夏的部队开过去干仗难度太大。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经济制裁,通过几十年的贸易,让吐蕃诸部形成依赖,到时候收服就是自然而然。至于大理,还是那句话,他们只是靠着地形的优势偏安一隅。山河地貌,气候环境,还有丛林中的危险,水土的不服,都是阻挠大军开进去的关键。
不过问题不大,扫平南方不臣的部队并没有回归,而是直接开到了同大理的边界地区。就近驻军,招募当地人开始训练新军,同时慢慢的向前推进战线。积极联系大山中的各民族部落,与他们通商,给予优握的条件让他们下山聚居。就这么不疾不徐的推进,无论是粮草物资,还是战兵的性命,都是消耗最小的。只需十年八年的,就能灭了段氏,神州一统,南北一家。
主要问题,还是针对南方的大开发。因为这一次没了靖康耻,没了宋室南迁,开发南方不再是一种自然而然,而是成了必要主动的任务,这任务落到了现在当权的王言头上。
南方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自有其开发的必要性。而开发的最好方式,无过于加大贸易,加强物流效率。让大山中的东西出来,让大山外的东西进去。如此,开发的方式自然无需多言,只有修路一途。
南方多山,尤其巴蜀等地,路更难修,基本都是拿人命去填。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劳役队伍十分壮大,不光是南北方的反叛势力,还有辽国的那些被重做劳役的战俘,另外还有一些各个地方犯了重罪的人。
有犯罪事件是没办法的,毕竟千年后哪哪都是摄像头,管的那么狠,都不时的有人干仗呢,更不要说现在这个时候了。个人因为一些口角,村子因为水源或者是抢生意了,不是个人单挑,就是两村械斗。还有其他时候,有些仇杀事件,谋财害命等等。一年到头,大桉要桉还是许多的。
这其中,当然也有王言不禁刀剑等短兵器,以及鼓励练武的关系。但说实话,这个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他规定的,持有武器要有衙门颁发的证件,不定期的抽查,如果是私造的,刑罚很重。另一方面,也管控铁匠,铸造武器要登记报备,而且最关键的是费用并不低。所以尽管没有禁止,但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而且即便他禁止了武器,那还有菜刀呢,若是嫌短威力不够,那还有更长的镰刀呢。
所以究其因果,并不是他不禁武器才导致了治安不好。这种事,只能靠着地方政府的普法,以及警武卫以及地方驻军的镇压,保证发生一起严惩一起,让人深刻的明白血溅五步的后果。另一点,就是靠现在推行的将武道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到时候大家都会武,都有两下子,光看还看不出谁强谁弱,再加上严重的刑罚,那时候就能很好的控制命桉在一定程度以下。
想要禁绝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的贱病作祟,是人性。总有人想要欺负别人,想要凌驾他人之上,更可恨的是越老实越被欺负。那就总有受不了欺负的人疯狂反击报复,很正常。
所以用这些人的命去修路,一点问题没有,这是这些人能够为这片土地做的最大的贡献了。
这一次的情况,不同明末。因为各地并没有开发好,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再去扩张。对外用兵占领土地的根本目的在于土地等各种资源。
现在国内的土地耕种正好,又有工商业吸纳没有地的劳动力,各地区还亟待深入开发,根本没有动兵的必要。而若是需要资源,他可以通过贸易去剥削。用别国百姓的劳动,来补贴国内百姓的福利待遇。就好像他不断的往南洋倾销货物,说不好听的,那全都是给华夏百姓打工的,这是经济的好处。
既然能舒舒服服的剥削,那些地方还没有威胁,何必要占领了他们的地方,还要接收那么多的百姓。毕竟总也不能全杀了,或者全部都奴役了。不管怎么说都要接收一部分的,还要给他们同本国原本百姓一样的福利,没必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本国百姓的生存土地足够宽松,如果等到再一次变的拥挤,矛盾再一次的变大,那就打,那就杀……
华夏八年,金国灭亡。亡国的时候,金国上上下下全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害怕灭亡,和已经灭亡不是一回事儿。更何况金国的很多人早有投降的意思,毕竟打打不过,跑跑不了,活的还不好,不投降等啥呢。原有土地尽数为华夏接手,东北平原大面积的种植小麦,同时不断的育种改良筛选优质的种子。
灭亡金国的战役中,有一名百人都尉作战勇勐,一路势如破竹,战功卓着,战时提拔,成了旅级指挥使。他的名字叫,岳飞。
这是王言审阅报功奏章的时候看到的,岳飞早都入伍了,一直在北军呆着。之前打辽国析津府的时候就有参战,不过那一次只是围城并没有爆发激烈大战,若不然早出头了。毕竟岳飞是从一个大头兵,真刀真枪的一路杀上去的。这种人在军队中是尤其受欢迎的,尤其是在华夏帝国的军队中。能打的人可为带头冲锋的将,能冲锋知战略的将可为帅,这是军队的进阶之路,岳飞出头理所当然。
华夏十年末,经过一年的人口普查汇总,人口一亿三千五百余万。这些人口之中,有新生的,也有辽、金两国的人口。当然,这个数字是没算数目庞大的劳役队伍的,因为他们在华夏新法中,已经被剥夺了人的权利,只有干到死,再没别的路。
华夏十二年,经过谈判,大理投降,纳入华夏统治。谈判的也不是别的,而是保住段氏的富贵。被华夏帝国打了好几年,内部自然生乱,这已经不是段氏能够解决的了,就是出了明主也没用,因为那不是可以靠智慧解决的,纯粹就是硬实力的巨大差距。明知必亡,早做打算才是明智之选。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允许段氏保留一部分财富,贬为平民,举族迁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