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搭建茶馆

……

有李云光亲自督促,打井的事情,落实得非常快。才第三天,就有专人送来了口讯:工科的兄弟们已经在通往刘家庄的小道与官道交叉口边,打好了一口井。

与口讯一起来的,还有一份契约文书。其上大致的意思,便是采小兰与府衙达成了合作,府衙以每年四十贯的价钱,购买苦竹饮的配方。并在刘家庄的乡路与官道交叉口无偿挖一口井用。

“阿娘,李大人真是好人。以后咱们不用做任何事,每年就有租金四十贯。二哥的薪俸是多少来着?这得有多少个二哥不吃不喝全年无休呀!”崔薄言捧着契约文书,一脸喜色。他是懂基础单位的,要让崔长才知道自己成了计量单位,还不得气死过去。

“你呀,怎么看不透呢,这些都是无根的浮萍,说没就没了!唯有进士及第才是永恒的。”崔卢氏恨铁不成钢,拿过教子鞭狠狠抽了一鞭。

崔薄言挨打了,却像是得了便宜,喜气洋洋溜回堂屋苦读诗书去了。自打拜了王继做老师后,崔薄言学习劲头十足。每天从王继那儿带回来的新书籍,都苦读到很晚。

用王继的话来说,“童子试在即,确保要一举中的。那么大了,还没童生的名头,说出去太丢人了。”

……

白得了四十贯,采小兰原本的茶馆装修计划,又要推倒重来了。大夏天,村子里的劳动力多得是。人力方面,只要管饭,问题不大。而修建茶馆的材料,得来也相当容易,扬州府就有专门的市场。至于设计,采小兰打算亲历亲为。

地基花了三天,并在采小兰的强烈要求下,它被抬高了半丈。木质结构的屋子,起得很快。成捆的木料,横竖成行,有的是屋子的顶梁柱,有的是梁。

木匠们有属于自己的防腐独门秘籍。在屋子整体架构完成的一天后,师徒三个木匠,赶走了其他工人,给屋子框架来了一个“马杀鸡”,刷了一遍桐油,在笆斗大的日头下,桐油很快侵进了木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