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建房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宋遥计划将每间房屋设计为四米乘三米的规格,这在部落中已属宽敞,每人平均仅能分得两平米的空间,如此大小的房间足以容纳一家数口。

宋遥还打算将房屋设计成彼此相连的形式,这样既能节省砖料,因为中间可以省去一堵墙的建造,从而大幅减少工作量。

部落中挖掘的地基深度达半米,需用砖头和三合土层层夯实。

单是这一间房屋的地基建造便需耗时三四天,且消耗的砖头数量也十分可观。

相较于后续的建设环节,宋遥认为眼前的任务还算轻松。

毕竟,挖好基坑后只需逐层堆砌即可,最具挑战性的不过是确保地基的平整度,而这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真正考验技术的是上层的构建,比如门的设置、窗户的布局,以及炕洞的位置,这些都必须事先规划妥当。

宋遥打算将门做得适中,宽度控制在八十厘米,刚好够一人通行。

与之相反,窗户他却计划做得宽敞些。

毕竟,室内光线若不足,唯有足够大的窗户才能带来明亮。

而且,相较于门的精细工艺,窗户的打造相对简单,在部落中只需稳固支撑即可,无需复杂的开合设计。

至于上层的砖墙,宋遥采用了节省材料的空心砌法,除了房梁支撑点外,其余部分均留出空隙。

这样做既能减少砖块用量,也符合部落资源的实际情况。

毕竟,若按常规实心砌法,现有的砖块供应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即便如此精打细算,宋遥也清楚,单靠现有资源仍难以实现部落的全面建房。

何况,即便砖块充足,部落的人力也难以跟上。

目前,十几人加班加点,十几天才能勉强完成两间房屋的建设,这样的速度显然远远不够。

部落的建房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