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摇头,他觉得不是思维的问题,“不敢冒险。别的就不说了,吃食方面,是不会亏本的。就拿啤酒来说,现在东北的啤酒厂全是公家开的。私厂一个都没有。要是有一个私厂,源源不断生产,我觉得销量肯定能起来。”
张秀花看了他一眼,“咋了?你又想开啤酒厂?”
二狗朝她翘了个大拇指,“还是干妈了解我!”
张秀花失笑,“你步子迈得太大了。咱们的方便面还在初期阶段,东北这些小卖部没几家有咱们的货,你还是先紧着方便面吧。贪多嚼不烂。”
这孩子怎么创业跟买菜似的,一天换一样。他只有一个人,哪来那么多精力?!
二狗叹气,“干妈说得对!我再缓缓。”他看向李建国,“干爸,要我说你可以开一个小型啤酒厂。不比你养狐狸赚钱啊?!”
张秀花觉得这孩子太想当然了,“小型啤酒厂买设备也得要不少钱,咱家掏不出来。”
李建国也跟着点头,“对!钱不够!”
“新的设备肯定买不起。但是将来有机会,你可以收购一个二手啤酒厂。”二狗理所当然道。
瑶瑶觉得他说话太简单了,“人家赚钱的啤酒厂,也不可能卖给我爸啊。不赚钱的啤酒厂,我爸接手,不是照样亏本?!”
小主,
这话逻辑自洽,二狗居然无法反驳,他顿了顿道,“国有工厂倒闭是迟早的事。我把这话放在这!不出十年,国有工厂肯定会倒闭。你们没去外面,不知道两种工厂的差距有多大。就拿我的方便面厂来说,我每条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一万包方便面。我想加生产线,立刻就能加了。他们却不行。他们的源材料需要上面层层审批,想买设备也得上面批。而且人员冗杂。一个工厂设了保卫科、安全科、食品科等等,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个国有工厂起码有一半的人可以裁掉,而且不会对工厂造成一丁点伤害。到时候干爸就可以买下国有工厂,然后把那些不干活的全部辞退!你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张秀花对他的话很是赞同,因为接下来的几年会有不少国有工厂倒闭!
二狗的话给李建国打开一道大门。他天天养狐狸,确实赚到钱了,但是这钱跟开厂比起来还是不够看。
二狗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可以赚回一条生产线。如果他买下啤酒厂,赚的钱比不上方便面,至少能供瑶瑶去国外留学。
晚上,他把这个想法跟张秀花说了。
张秀花对他想创业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在饭桌上,他闪闪发光的眼神就表明他在心动。但是她有句心理话实在不能不说,“你别以为二狗行,你就以为自己也行。其实你是幸存者偏差。你没见过几个私人老板,满打满算也就是二狗、继东、有才和国祥。除了二狗,另外三个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开过厂。开厂不是你想得那么容易的。”
李建国也没生气,问她,“我知道不容易,我钱不够。我也没打算现在就投资。我想等附近几个县的啤酒厂倒闭了,我花低价买。”
张秀花却不看好,“你的想法挺好,但是你想想,国有工厂什么时候才会倒闭?”
“入不敷出的时候!”李建国脱口而出。
“对!归根结底就是市场占有率很低的时候?什么时候很低?当然是等私人啤酒厂把市场全抢过来的时候,而他们的啤酒销售不出去时。到那时,你跟其他私人工厂相比,有优势吗?”张秀花摊手。
李建国被她问住,“你的意思是?”
“如果你想做。我建议你早点做。真等国有工厂倒闭,黄花菜都凉了!”张秀花觉得现在就是市场空白。他们还能赚波快钱,真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入驻,他们肯定就赚不到钱了。
李建国当然也想现在就建厂,但是钱从哪里来,“咱们家只有五万多的存款。我的私房钱也只有三万多。加起来刚好九万。这点钱根本不够买设备。”
张秀花想了想,“我看村里的养鸡场今年没赚到钱。不少人家都打算退了,他们手头有闲钱?!不如让他们加入?”
李家屯有两百多户,每家出一千,也能凑够二十多万。再加上他们家的钱,能凑出三十万。
李建国听着心动,“不知道设备要多少钱?”
“我让二狗给咱们打听一下?”张秀花试探问。
李建国颔首,“让他问问看,要是钱不够,咱们多干几年,想想办法!”
“行!”
翌日,张秀花就让二狗帮忙打听。
二狗一口答应,“可以啊。虽然咱们这边种小麦比较少,但是只生产啤酒还是没问题的。如果你们想做,我可以给你们投资二十万。”
再多就没有了,毕竟他还得把方便面做大做强。需要大笔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