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能够满足。”王立新说,“我们的一期工程明年6月建成后,月产能达到3吨。这个规模完全可以满足中微前期的研发需求。等他们进入量产阶段,我们也能及时完成产能拓展。”
“产业配套也要同步规划。”市招商局局长高制鹏说,“目前已有十几家上下游企业表示要跟进。包括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靶材等,都是光刻胶产业必需的配套。初步提示,这些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0亿。”
李一凡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技术好、产业定位、人才支撑。现在重点说说具体的推进计划。”
“先说技术好。”威廉姆斯博士说,“我们28nm光刻机的研发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光学系统突破,这是核心;第二阶段是整机集成,需要配合光刻胶进行工艺优化;第三阶段是量产验证,这就需要产业链的配合了。”
“工艺配合中微的节奏。”王立新补充道,“光刻胶的研发也分三步:首先完成基础配方,确保28nm制造工艺的分辨率要求;然后进行优化,均匀提高成膜性和稳定性;最后是良率提升,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实践。”
“这个思路很清晰。”李一凡说,“两个团队要紧密配合,互相反馈。得到了省里500亿的支持,我们在技术创新上鼓舞信心,但也要脚踏实地。”
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插话道:“为了支持和谐创新,我们准备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由威廉姆斯博士和王总共同担任主任,重点攻克关28nm制程的关键技术。”
“联合实验室很有必要。”尹志绕说,“特别是在芯片安全方面,需要从光刻机、光刻胶两个层面同步设计。这也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正说完成后,中微公司的技术团队带来了最新进展:“光学系统的初步设计已经,关键指标达到预期。下一步将进入样机测试阶段。我们计划在明年二季度完成首台工程机的建造。”
这一消息让会议室的气氛更加热烈。工程机是量产前的关键一步,如果能按期,将为整个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才团队怎么配置?”李一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