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抬眉,眼神扫视一圈儿。
全场安静,个个目露期盼,等着看舞蹈,或者歌唱。
音乐声起,简单而富有变化的音符、铿锵的节奏,暗涌潮水般袭来。
观众席骚动起来,兴奋:“是《孤勇者》,秋姐要唱《孤勇者》!”
“都——是勇敢的,你的,不同,你犯的错都——不必隐藏——”
最擅长在音乐中讲故事的歌手都唱两句了,冷燕秋还没开口。
“秋姐不会唱?”
主持人已经在对调音师做手势降低音效……
一道声音如晴天霹雳骤然激发,并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滔滔不绝,《孤勇者》铿锵的节奏是声音的背景,同时点燃在场全体师生心中的战火,从低到高,从微弱到宏大,整个礼堂很快汇成一股汹涌奔腾的巨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见过所有观众站立起来拍巴掌拍桌子齐声重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的,冷燕秋没有唱歌没有跳舞,她只是随口带着大家温习了一遍整个初中必背的古诗词而已,还有几首是信手拈来超纲的,但也有很多声音能跟上节奏,教师队伍里有眼窝浅的已经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别样形式的告别,每个人都可以释放最高的音量,声音劈了叉也没有关系;每首诗词里面有他们共同的记忆,那些笑过的哭过的睡过的课堂……
汹涌的高潮是在冷燕秋祭出大杀器《出师表》时渐低的,真不怨学生们跟不上,太长了太难背了初一初二学生还没见识到诸葛丞相的残酷呢。
就像人生的大浪淘沙一样,有的依然可以跟着铿锵的节奏继续,有的忽然跟忽然不跟,有的直接掉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