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好主意还是馊主意,能够想着解决办法而不是坐以待毙,就是可以雇用的管理人员。
几乎他的话刚说完,石三河振呼一呼。
“羽娃子的事就是咱们全村人的事,他不卖给羽娃子,我们拿着钱去买也是一样的!”
“三叔说得对,我们去跑这趟腿,他认得羽娃子还能认出我们来吗?”
“但是不能买得太多,每人扛得动多少买多少,不用粮铺的送,就不知道我们住在哪里,也不会联系到羽娃子身上。”
谁说乡野村夫没见识?
出起主意来,一个赛一个的机灵。
和林羽的想法那叫一个不谋而合。
又有其他人插了几句嘴,推敲了一番细节,确定了怎样应付老板盘问,怎样隔时间或组队去买粮后。
石三河对着从头到尾只抛出问题,不再插话的林羽问。
“羽娃子,你想让我们怎么办?”
“就按照三叔你们商量的办,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觉得你们说的挺好的。”
得到林羽的认同,大家满面红光,感觉特别有面子。
如此一来,原本还担心自己担任不了管事的人们,也有了信心。
“只是那些掌柜的问,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口粮,你们说家里的存粮吃完了,这个说辞太敷衍。”
这倒也是。
城里人由于交通方便,再加上饭馆酒肆林立,许多人家只存十天半个月的粮食。
可乡间村庄里的农户一般都要留上三五个月的口粮。
如今虽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但也没有扎堆在同一晚上,跑去买粮食的。
“这样吧,你们选一批人出来,假装富农要举办红白事。”
“再选一批人出来,假装是外地来的粮商,问就是剑南道以外的粮食减产在涨价,想买些看看质量如何。”
前面的理由,大家都听得明白,假装起来也方便。
后面的理由,大家觉得有些麻烦。
但这个理由比他们统一的理由听起来要好用,还能唬住人,说不定一个人还能多买几百斤,便记在了心里。
“大家不要贪多,只买口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