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一通忙乱之后,逐渐趋于平静。
“陛下虽无性命之忧,但气大伤身,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还望陛下遇事能够平心静气,莫要大动肝火。”
太医院使知道能够触怒陛下的事,绝非寻常小事。
但职责所在,他也只能劝一劝。
李九鼎吞下一颗静心安神的药丸,苦得脸庞扭到了一起。
可药丸苦,敌不过他心里苦。
等到太医院使等无关之人退下后,李九鼎抚额长叹一声。
“逆子!”
“朕要是早知道,他们做过这些事,当初封王时,就选两块偏僻贫困的藩地,让他们滚去自生自灭!”
大公主闻言,心里便清楚了。
父皇虽然对两个儿子心生怨恨,但还没到直接要了他们性命的地步。
毕竟虎毒不食子。
可不取他们的性命,有些陈年旧案,还是要厘清的!
“父皇,景王联手吴家背叛一案,人证物证俱全,此案是交由大理寺审讯,还是您亲自处置?”
当年景王为了在军中扶持自己的势力,不惜在战事正酣时,联手吴家,将运送粮草的路线告知给了敌军。
在吴虑所写的信件上,吴家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让当时的主将延误军机。
等到论功行赏时,景王会推举吴家人来顶替主将。
谁知,景王却利用吴家之手,铲除异己,当面一套背地里一暗。
除了将运送粮草之事告知给了敌军,还通敌设计陷害当时的主将,酿成了一桩冤案。
哪怕当时李九鼎十分信任那位自前朝投诚而来的主将,力排众议,保住了对方的性命。
可依然不能对其重用!
“亏得忠勇侯一直对朕的信任,十分感激,哪怕只是当个校尉,也愿意替朕戍守边关数载,无怨无悔。”
“如今沉冤昭雪,竟是朕对不起他!”
倘若当年不是景王的陷害。
凭借忠勇侯的战功和能力,国公之名,必有其一席之地。
结果却连忠勇侯的侯爵之位,都没保不住!
他当时还疑惑,为何拥护景王的朝臣,会对封侯一事如此排斥。
现在明白了。
景王看似宽和待下,实际心胸狭隘,担心一朝东窗事发,忠勇侯像钟家一样,提刀上马,杀到景王府去。
“老大,景王此举,把朕陷入不义的境地,他自身还不忠,这孩子,已经废了。”
李九鼎眼眶通红,心里难受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