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使绊子

时间一长,嫉妒转变为“恨”,这种事情贾张氏绝对做的出来。

真是癞蛤蟆蹦到脚面上,咬不到人添恶心。

不过自己什么样子,光听别人说,娄晓娥的母亲肯定不会完全相信,毕竟都只是听说来的。

再说自己母亲在他们家中,说的肯定是自己的好话,娄晓娥的母亲肯定也不会全信,不过相对于别人,自己母亲的话还是更值得信任一些。

看来自己要好好发挥一下原剧中许大茂“牙尖嘴利”的特长了!

“说来说去,还是阎埠贵这老头不错。”

一个月工资只有27.5元,他要用这点钱养活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己的老伴没有工作,应该算四合院里经济条件最差的。

这也导致他为人极为小气,一分钱掰成两办花。

他比秦淮茹强的是,没有因为自己家庭困难,四处宣扬,来换取别人同情。

相反,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钓鱼,其实也是为了补贴家用。

晚年,看傻柱自己赚钱养活四合院所有的老人,主动去外面捡垃圾卖钱,来帮助傻柱,是一个不错的老头。

剧里贾家总是不受别人待见,我穷我有理,我是穷人就该接济自己。

这种理念深耕在贾家每个人的脑海里。

秦淮茹也是逢人就大倒苦水,声称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都断粮了,来换取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60—70年代的贾家看起来的确非常困难,三个孩子和一个婆婆,全靠秦淮茹一个月27.5元工资,确实不容易。

不过秦淮茹总是对别人哭穷:“自己家快断粮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贾东旭和他爹都是为轧钢厂死的,算是工伤,光两人的抚恤金就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其次,过年过节,厂领导少不了慰问看望贾家。送粮送钱都是基本操作。

这时候的贾家确实很困难,但不至于吃不上饭的程度

75—85年代的贾家经济条件好很多,最大的原因是牢牢抓住傻柱,这个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