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庆在小满走后,和崔有才商量,把满意的户口迁到他的名下。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还是办成了。不过,崔有才没有给满意改姓,依然叫王满意,他说要让孩子永远记住小满的恩情。他把自己的服装店给郭承庆做,自己重操旧业,在菜场租了个摊位继续卖猪肉。他说他有的是力气,在店里等人上门买衣服太着急,不适合他做。
郭承庆也没推辞,她明白养大两个孩子是不容易的事。给小满看病这段日子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包括小满给她的钱和家里人给的钱,她还在外面欠了些钱。她按照小满的遗愿,留下三张存折没有动,抱着孩子去看了小满的父母和奶奶,小满的母亲哭的泣不成声,奶奶表情木讷,对外界的事情已经不能做出判断了。小满父母不肯收下存折,说留给孩子,她说这是小满的心愿,他母亲这才接过去,又拿了一张揣进孩子的襁褓里,说,孩子养大不容易,我们老了,也帮不了你,这个留给孩子,有事应个急。
郭承庆没再推辞。
郭承庆和崔有才没有立即走到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在两个人心里感情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他们都拼命埋头挣钱,崔有才除了上午早市卖猪肉外,又去拜了在县肉联厂退休的一位老师傅为师,学习灌香肠的技术。他好烟好酒伺候着师父,把老爷子哄得开心,看家的秘方全都告诉了他。其实,也没啥秘方,主要是调料的比例要掌握得当就可以了。崔有才掌握了要领之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立即在菜场租了个门面,上午卖肉,下午灌香肠。他是个实心肠的人,不弄虚作假,只赚自己那份钱。慢慢地,吃过香肠的人都说好吃,一传十,十传百的,他居然把香肠生意做了起来。
一天,他拎了一袋香肠到店里,说是给爸妈和满意尝尝。
“其他人不能吃?”她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都能吃。”他憨憨一笑,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了。
“还有事?”郭承庆立着眉毛问。
“我想把我做的香肠取个名字,你看行不行?”
“取呗。”
“叫满意行不行?”他有些胆怯地望着她。
她愣了几秒钟,“孩子大了会生气的。”
“不行吗?”
“下次见到满意你问他吧,他同意我不管。”
崔有才问满意的时候,他嘴里正在嚼着香肠,满口的肉香,两片油乎乎的嘴唇没有一秒的犹豫,就蹦出一个字“行!”
郭承庆在店铺的隔壁又租了一个铺面卖女装,她觉得女装赚的多,主要是卖牛仔裤不用她操心,也不用进货,她很轻松,她还是想多赚点。
崔有才的“满意”牌香肠越来越受人欢迎,是大平县每家每户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的菜肴。他的口袋慢慢地鼓了起来,看向郭承庆的眼神也慢慢变了,不再胆怯,越来越放肆了。
郭承庆觉得是时候要管管他了,不能让他太膨胀,再出去结交些狐朋狗友,那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在小满五周年祭日的时候,她和他带着两个儿子去看望了小满,回来的路上,他表达了想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再等下去,孩子们就长大了,他们也老了。
“行,挑一个日子,来接我们仨。我对你只有一点要求,要对两个孩子好,一碗水要端平。你对我好不好,我无所谓了。”
“我肯定对孩子好。只是,只是你为什么无所谓?”他有点委屈,感觉她已经不
郭承庆在小满走后,和崔有才商量,把满意的户口迁到他的名下。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还是办成了。不过,崔有才没有给满意改姓,依然叫王满意,他说要让孩子永远记住小满的恩情。他把自己的服装店给郭承庆做,自己重操旧业,在菜场租了个摊位继续卖猪肉。他说他有的是力气,在店里等人上门买衣服太着急,不适合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