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来了!”
苏轼有些愕然,反倒是韩执,看着出来的人儿,有些出神,心里一阵莫名激动。
苏轸头上盖着盖头,手上还拿着一把圆扇,遮住自己的面容。身着深红罗裙褙子,如火般艳红,肩上是如云霞般的红帔,脚上的红绣鞋,就停在了门口处,不再移动。
女使喊道:“新郎官莫要愣住!快快来接新娘子!”
韩执此时就把手里的篮子交还给良者,自己正了正衣冠,就走上前去。他微微躬身,伸出自己的手。而苏轸则是由女使帮着,把手搭在了韩执的手上。
韩执扶着苏轸,轻轻地往回走,带着她走过红毯,来到了轿子前。轿夫们也把轿子压下,以便新娘子进入。
然而在苏轸坐进轿子之后,轿夫们却不动,反而是笑呵呵地看着韩执。
“新郎官儿,今日是您大喜。咱们受累,前来助喜。但是您这样一个大官人,应当不好看着我们没有喜气吧?”
“这般大的排场,如此好的佳人,咱们小的,也是想沾些个喜气。”
后者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笑着招手,让良者一人发了一个红封。轿夫们笑着把红封别在腰间,这才抬起花轿。
待到韩执重新上马,良者高呼:“领新娘子回家喽!起轿!”
这一次,是唢呐声先起,然后再是别的乐器。
回去的路上,不少的路人纷纷伸出脖颈,想看看花轿里的新娘子。然而那厚重的帘布,却完完全全地挡住了轿子里的情况。
来时撒的是喜糖,回去时撒的就是喜钱。铜板就被四周的人撒了出去,落在地上,又是惹得一阵哄抢。
不多时,来到了家门口,此时扶平伯府的门口也是围上了一群人。根据记忆,韩执也都还认得,无非就是家中的长辈,以及家中的女使。
一见到花轿停在门口,那些个女使、乐官等人都围了上来,包围住了花轿。于此同时,她们还高声喊着一首诗: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十万缠腰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不待韩执反应过来,身旁的良者就高喊道:“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诸亲聊阔略,毋烦介绍久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