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
包拯抬起头来,舒出了一口气,问道:“怎么了?”
“今日休沐,怎么还要办公呢?”包董氏走上前,把茶水放到了包拯的书桌上,“今日官人不也是请了人来家中开宴吗?”
“是啊,但是趁着这些时间,能看出一点是一点。”包拯喝了一口茶,又重新拿起笔,看起了手里的册子。
“不得不说,这个学生尚未及冠,便有这般才干。刚何况是故人之子,拖家带口的,顺带着帮衬一下,也不算负了一段情谊。”
包董氏见此,也不再多劝,说道:“既然如此,我且先去知会一声伙房那边。也好准备准备,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不好薄待了他们。”
包拯点点头,不再开口。书房里就这么安静了一会儿,就有仆人过来了,站在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怎么了?有何事?”
“复阿郎,是韩执韩郎君和苏娘子来了。”仆人说道。
包拯合上册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放下笔站起来,说道:“快些把他们请进来,然后命人他们奉茶。”
“是。”
包拯这个时候也跟着起来,然后穿过回廊,来到了前堂。
这个时候,韩执和苏轸也已经站在了里面,朝着包董氏行礼问候。包拯迈步进屋,笑道:“韩郎君,苏娘子。”
“见过包老。”
“包老万福。”
“不必多礼,”包拯亲自带着韩执和苏轸,让他们坐在了左边的位置上,“不知韩郎君昨夜休息的如何?”
韩执笑着回应道:“多谢包老关心,昨夜休息得很好。”
包拯坐在了主人的位置上,然后笑着摸了摸胡子,说:“我说的不错的话,韩郎君此次入京,是准备参加科考的吧?”
“正是。”
包拯便说道:“你初来乍到,届时寻个时间,老夫带你去吏部。将你的姓名籍贯登记了,便可将你安排入国子监,以准备明年的春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