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佛罗伦萨

掌握着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地,佛罗伦萨的自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再加上发达的银行业、羊毛业等,难怪可以在各大国争斗不休的北意地区屹立不倒,并且还统一了托斯卡纳。

奥古斯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取得托斯卡纳大公国的支持!

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己有美第奇家族这层关系,天然更容易获得托斯卡纳大公的支持,并且同盟更加可靠。奥古斯都最先打主意的可能就是托斯卡纳,而不是威尼斯了。

车队进入了佛罗伦萨,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城市街道上人多,教皇的到来更迎来了很多人的围观,伴随着五花八门的呼喊,即便有佛罗伦萨的治安队维持秩序,车队还是不可避免的走走停停。

奥古斯都有些犹豫,要不要回应一下热情的民众。想想还是算了,在人家的地盘,还是不要太张扬的好。而且身为一个教皇,神秘感没了,威严也会随之减去大半。

其实奥古斯都本身还是非常想探出头去参观一下佛罗伦萨的,但很显然现在不是时候。

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佛罗伦萨素有文艺之都的美誉。在那个最为辉煌的时期,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比比皆是:莱昂纳多·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乔托、莫迪利阿尼、提香、薄伽丘、彼特拉克、瓦萨里、马基亚维利。

在奥古斯都的印象里,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现在应该还没有后世那么多,但也绝对不少了。

百花圣母大教堂: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百花圣母大教堂穹顶上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利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

乔托钟楼:百花大教堂旁边的82公尺高塔,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内部有楼梯可达顶部,共有290阶。

圣乔凡尼礼拜堂:面对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于5世纪~8世纪间,是托斯卡纳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礼拜堂最具观光价值的就是三面青铜门浮雕:入口处南侧的青铜门是由安德烈·比萨诺于1330年制作的,28张图样是关于约翰传教的故事;东侧礼拜门是由吉尔伯提自1425年起花27年时间所制作,十张图样描述亚当和夏娃及旧约圣经的题材,被米开朗基罗誉为“通往天堂之门”;北侧青铜门也是吉尔伯提的作品,由28张图样组成,主题是表现基督的生涯及其12门徒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