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乡试考官

谢凡想着小姑娘可能有些不方便的地方,他也不多追问。就转向岳父孙大人,问起孙家打算去何处居住?

听孙大人说刚刚回京,暂住岭南会馆,之后住处还没定下来。

他便说起:“隔壁有一处宅院,原先所住一户人家也是在京中做官的,前一阵刚致仕归乡,正好空了出来。”

孙嫣然也知道隔壁有了空屋,连连点头,附和着说:“这宅子不大,租金不贵,但也干净齐整。还有个相熟的张牙人,颇为老实诚恳,正可以托付。”

孙大人今日见了两个小孙子格外欢喜,也想以后多见见孙子。而且孙嫣然怀孕月份也大了,住得近些也方便照应女儿生产。

此外苏州胡同对于京官来说,很是方便入宫上朝和平日应卯做事。所以孙大人同夫人只是略略商量就答应下来。

翁婿两人闲话了几句家长里短之后,便说起公事。孙大人尤其关心谢凡即将担任北直隶乡试同考官。

做考官乃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但是也需谨言慎行。

历来科举考试,考题都是从《四书》和《五经》中摘取,以宋代朱熹所作《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四书》、《五经》字数终究有限,可是科举考试三年一场,一科复一科。每次考试题目都不能与以前重复。

久而久之《四书》、《五经》中字字句句、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都被历代考官细细审视,适合出题的词句都被搜检了出来。

考官在实际出题中存在很多限制:既不能叫考生轻易猜出题目,也不能忘记避讳,更不能讥讽时政。为了出题,考官们往往绞尽脑汁。

万一出题、评卷稍有不慎,被戴上诋毁圣人,或者蔑视朝纲的帽子,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孙大人也曾做过几场考官,此时将经验对女婿倾囊相授。翁婿二人相谈十分投入,饮食完毕,放下碗碟,依旧专心致志说着科举。

此时孙嫣然默默招呼家人收拾碗底餐具,打发两个孩子去温书,再请母亲入内说些母女之间的私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