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始祖计划

修炼天才们在昆仑只需专心突破生命的极限,不需要为了资源而去工作,除非是像现在这样,由神王指派了任务。

此次任务的起因,则要从两年前发现那颗孤独的行星说起。

那是一颗没有被任何恒星捕获的孤星。

宇宙中不围绕恒星公转的流浪行星数不胜数,但是这颗行星的表面竟然分布了很多发动机,很显然它曾经存在过智慧种族,并且发展出了科技文明。

这个消息不仅对蓝星人类来说是个重磅炸弹,对神王来说也是极为震惊的。

当年系统刚刚绑定的时候,不是说蓝星文明已经是这方新生宇宙的先行者吗,为什么又出现这样一颗行星?而且根据探查结果,这颗行星上的文明遗迹至少已经存在两亿多年了!

对此,系统的回答是无需担心。

在数到三降临的那个时间点,蓝星确实已经是这方宇宙的最强文明,这并不代表在蓝星文明之前,没有存在过其他短暂而又璀璨的文明,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蓝星宇宙是新生宇宙没错,这也是相对所有已经诞生的古老宇宙而言。

就像蓝星本身四十多亿岁的年龄,在这方宇宙中也不过是弹指一瞬,但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来说却是无比的漫长。这期间有别的文明从诞生到毁灭也不过是某个偶然的瞬间,它们的遗迹对新的文明来说,正是可以拿来学习吸收的宝藏。

于是,根据行星发动机的遗迹,蓝星科学家复原出完整图纸,并且反推出了“重元素聚变”技术。

推导这项技术并不难,流浪行星文明灭亡之前的科技程度,其实略逊于现在的蓝星,只是二者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不同。

蓝星使用的戴森环,侧重于充分利用恒星的辐射能,而流浪星侧重于深挖行星本身的可用物质转化为能源。走上这个极端,一定是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无法继续从恒星获取能量。

得到了行星发动机的建造技术,蓝星文明开启了第二项宏大的计划,命名为“始祖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蛛网”的覆盖范围内,筛选出与蓝星质量、体积以及矿物元素接近的行星,然后利用行星发动机将其轨道推入宜居带,再人为改造其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碳基生命宜居的星球。

小主,

行星自然形成的轨道有偶然性,与其质量无关,因此出现蓝星这样条件得天独厚的行星概率极低。

在旧时代,人们只能通过条件筛选,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推测某些星系是否存在类似蓝星的行星,现在则不需要寄希望于自然符合的条件,而是直接创造。

有了相似的温度、引力,就能改造出相似的大气层,哪怕是没有水,也能从附近的陨石群收集,这些对现在的蓝星文明来说都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