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于外族而言,帝皇不出帝都,自然毫无敬畏。
所以,繁琐的礼节只体现在敕封仪式和必要的事情上。
作为皇帝,只需要做到任人唯贤,保证思想超前。
缓了片刻,群臣开始议论起来。
炼心关十分快,是对人的意识的考验,不过一刻钟就会出结果。
敕封一派还好,语气比较温和。
一道淡绿色光球探出意识,“新的贤者,我倒是有些好奇他到底开辟出了什么样的新道,看看他炼心关能走多远。”
“炼心关观其真心,受势关见其气魄,天骄关见其才情,也不知道这位新贤者能有何表现,一般来说,三关评价越高,所开辟的道路潜力也越强。”
犹可见上一次的贤者试炼,那位念贤者的表现何其惊艳,所辟之道亦是强大,哪怕是驻国真神都要向他请教。
“长辉府尹,你怎么看?”
所有敕封一派光球探去,想听听这位府尹的看法。
长辉府尹顿了顿,客观评价道:“……历代贤者皆为才情无双者,既然能自辟一道,那其心、其魄、其能自然远超常人,常有在炼心关走出千年道心的贤者,这位新贤者我不怎么了解,不过我对他非常期待,因此我认为这位贤者应当也是千年道心。”
一道声音不客气道:“你个老滑头,说这么多当白说。”
长辉府尹眼皮抽搐,这声音分明就是兵马司总长的声音,虽是老对头,但也不打不相识,他也习惯了。
兵马司总长道:“你们都不知道这位新贤者的能耐,我倒是了解一点,那日他带着赵家那小子进城时就是我罩的,这位贤者还太年轻,恐怕还不到弱冠之年,怕是耐不住性子,所以我觉得他最多只能走三百年。”
人族寿命短暂,除非是修炼有成,不然在这个世道,大多数人能活到半百就不错了。
炼心关越往后走便越难,到了百年后,便已经是在叩道了。
叩道,即是证道的第一步,表示心诚,永不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