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通知书和介绍信交给报到处,又领取寝具,纪舒便来到自己所在第二女子宿舍211室。
与她分在一起的还有七名女生,来自全国不同地方,有两广两湖的,还有东北、西川的,其中离得最远的是来西疆的,只有她一个本地人。
相互介绍之后,又学着水浒排了座次,年龄最大的同学已经三十二岁了,并且都生了孩子,纪舒因为年龄最小,成了老八。
“徐姐,那你现在来上学,孩子交给谁来带?”
纪舒再次忘记之前话多引起的麻烦,直接问了出来。
“孩子交给他爸带着,还有爷爷奶奶也在,不用我担心。”
“那你离开,肯定会想孩子的吧?怎么没让他们过来陪你一起?”
“我也想啊,孩子爸爸刚转业回来,工作也挺忙的,再加上要照顾孩子,如果跟我来这边,我们吃什么?”
纪舒这才发现自己又想当然了,有点问乞丐“何不食肉糜”的感觉。马上转移话题,和其他姐妹交谈。
“文姐,你们西疆现在是建设兵团吧?我说那边可是很艰苦的,早晚温差也很大吧?”
正在整理行李的许敏文,被纪舒突然问到,先是愣了下,然后便和他交谈起来。
“是的,现在是建设兵团,苦也没办法,现在国家哪里不苦?也就你们这边生活好一些,其他上山下乡的同志也不见得比我们好多少。不过,我们那边确实温差很大,我们那经常有人说‘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早晚温差大。而且来这里还有时差,我们那边晚上八九点钟天还是亮的,这边六点就黑了。”
“哦,说的也是。我也是在东山省的大队锻炼的,这不是恢复高考才有机会回来。”
“我们大家都一样,很少有在城里参加主考的吧?乡下真的太锻炼人了,白天很辛苦,晚上还要读书,我都不知道当时怎么坚持下来的,不过好在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也都顺利进了大学。”
张文艺是很感性的东北姑娘,回忆起之前考试前的经历,顿时就开始流泪了,让其他姐妹也不太好受。
“好了,不说这些了,一切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吧,以后也会更好的。”
“就是,我们向前看。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都是光明的。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里就是我们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