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这明显的迁怒让大家都忐忑不已,一个个降低了存在感,装起了鹌鹑。
小菜鸟初生牛犊不怕虎,继续展示自己
“大人,下官觉得像是家禽家畜类的羽毛比山野鸟雀更适合!
一则这家禽家畜的体型就比鸟雀大上十倍百倍的,那羽毛量也更大,
二则嘛也更容易收集,在村里边谁家没养过几只鸡鸭啥的,那些专门的大农庄的存量怕是更加大。”
得到更符合实际更有性价比的替代物,大官果然喜笑颜开,赶紧吩咐下去,收罗鸡鸭鹅的羽毛,开始做试验。
一众官员很有眼色地欢声祝贺,小菜鸟也如愿进入上峰的眼中,开始属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当官的还在磨磨蹭蹭地商讨时,没啥顾虑眼里只有生存的老百姓们已经开始霍霍自己的鸡鸭鹅了,就这么说吧,家里边凡是带毛的都试过了一遍。
别说,还真让他们有了大发现呢!
家里面养家禽的人们试出来了鸭毛跟鹅毛的保暖效果是最棒的,其他的话就次一点,但是怎么说呢人家过冬自带天然皮毛怎么着也比作为主人的人类要暖和一点。
家畜的话不用试也知道毛发浓密的绵阳是 最暖和的,其他的反正也冻不死就是了。
一时间,各种毛茸茸的动物们瑟瑟发抖:
这些两脚兽发什么疯,怎么对人家动手动脚,搂搂抱抱的,平时不都是嫌弃咱们埋汰,躲得远远的!
位于南方地区的人们则趁着天气还暖和杀鸭杀鹅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地把每一根羽毛都收集起来,看能不能制成保暖效果突出的羽绒制品。
北方已然入冬的人家,很清楚杀鸡取卵的事做不得,但是他们也没放过这一身天然的保暖皮毛,发散思维大不了抱着活的分时段取暖!
各朝各代的朝廷、民间都轰轰烈烈展开了一场温暖的羽绒事业,还真让聪明的老祖宗捣鼓出来了温暖舒适的羽绒产品来抵御寒冬。
随着而来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养禽畜的人们多了起来,还专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羽绒产业链。
这一温暖事业不仅解决了老百姓们冬天的御寒问题,同时日常的可食用肉类也大大增加,人们的身体也更加健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