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们今儿挣的银钱分我一半

众人悄悄瞄梁青娥,见这老太太果然和村里旁的老太太不一样,灰白的头发梳的齐整,用竹簪细细在脑后绾成圆髻。

穿的虽破旧,然背脊挺直,瞧着人的眼里,湛湛生光。

虽上了年纪,从生着皱纹的眉眼唇角中,仍能瞧出年轻时,生的该是不俗。

待听到同行说那招牌上的小黑手印,是老太太的小孙女拍上去的,一时间,他们看着梁青娥的目光,更多几分了然。

听说大户人家的姑娘从小都是娇养长大,这老太太该是把她从小受到的教养,一直延伸到了家里孙女身上。

在场哪个家里没个妹子、闺女、侄女儿的,看到梁青娥这般疼爱家里女娃,对她更多几分好感。

梁青娥哪管他们想的甚,她时不时瞟一眼用餐的食客,生怕哪个人一抹嘴,偷溜跑了赖账。

午时这顿饭,足足卖了两大铁锅汤面,他们带来的菌菇酱,也用了将近小半。

劳力们散去,几人收拾碗筷时,叶银红喜滋滋道:“娘,你盛饭时我数了,咱们今儿,一共卖出去三十二碗!”

三十二碗不少了,要知道,整个码头,才不过六十余劳力。

他们今儿占了一半生意,着实能算开门红。

梁青娥数着铜子,心里也高兴,老二家的数的不错,他们今儿足足卖出去三十二碗,一共得了两百四十八个铜板。

没算钱的那一碗,作为打水的谢礼,端与了守仓房的林忠。

三十个瑕疵粗瓷海碗一共花了八十个铜子,菜籽油两斤花费了三十个大钱,面粉今儿约摸用了八斤左右,按现在市价七文一斤算,八斤共耗费五十六文。

不过海碗能一直用,这个可以不用算在内,菌菇酱约摸还能卖出四十来碗,成本可以打个对折,今儿的大头在面粉上。

也就说,他们今儿成本约摸七十个大钱,卖出了两百四十多文,净利润在一百八十个铜子左右。

梁青娥串完铜板,心里也噼里啪啦把成本和利润算完。

算完后,她笑容更盛几分,这门生意,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