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山下的人

魏逆 茶渐浓 1793 字 9天前

但司马师是。

哪怕司马师如早就被禁锢了。

因为诸夏侯曹内部争权的胜负,不是由庙堂决定的,而是由天子曹叡的心意决定。

而且,既然是内部的本质一样的,就意味着有分就会有合。

但有外人插手就不一样了。

外人终究是外人。

不管是出发点还是利益诉求,都与诸夏侯曹不一样。

屁股决定脑袋。

很粗俗,但就是这个理。

对于外人来说,诸夏侯曹内部持续斗争、不停流血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符合他们利益的局面。

尤其这个外人是司马师。

二世为人的夏侯惠,对司马师很忌惮,更不会有半点轻视之心。

哪怕河内司马氏如今在魏国朝野是有口皆碑的忠臣,司马懿可堪被誉为国之柱石、司马师还没有因为时势转变为枭雄。

唉,还是得尽快归去洛阳啊

静静思考了好久的夏侯惠睁开眼睛,悄然发出了一声叹息。

信息太少、远在辽西,让他无法破开迷雾看到真相。

也连个计议的人都没有。

丁谧是不行的。

一来,是夏侯惠不想让“大隐隐于朝”的自家长兄,暴露在他人视野中。

就算是丁谧也不行。

不是不相信丁谧的忠诚,而是因为自己太过于瞩目的关系,也让丁谧备受朝野关注。

另一,则是丁谧虽然计略不乏,但为人心高气傲。

在看问题的时候,也总会不自觉的以俯瞰角度去观察分析,所以也看不到藏在底层阴影下的东西。

如今的他,还担不起“智囊”的角色。

这点在这段时间的相处里,已然能让夏侯惠做出判断了。

至于为何在毋丘俭、魏舒等人的事情上,夏侯惠常常请教他的看法、不吝感谢他的解惑嘛虽然这些事情的利弊他也看透了,但为了丁谧能体会到优越感,所以只好看不透。

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所以需要帮手。

而如果这个帮手在擅长的领域中,时不时就被肯定认可与感受到优越感,就能让他变得热情高昂、尽心尽力。夏侯惠想做的事情很多、面对的困难也很大,所以必须要学会如何让帮手心甘情愿的卖力。

反正,不过是保持态度谦虚、费心机说几句赞誉的话语而已。

对比所得是很划算的。

叹息过后的夏侯惠,起身取来火种将长兄夏侯衡的书信焚了,然后走出房间,负手看着不远处的碣石山。从他这个角度仰望,会觉得碣石山很巍峨,很容易就生出谦卑敬畏之心,也能窥其根本。

所以,他需要一个站在山下的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