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们掌握了利用电力技术之后,在此国度内便涌现出了许多新奇的事物,
报纸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一边说一边走近其中一张桌子前停下。
桌上摆放了一台奇怪装置。
恰在这时,机器启动运转,只见一张空白文件缓缓被送进上方入口,待它出来时上面已密布文字符号。
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不需动笔亦无须人工,居然可以直接成文?
朱元璋惊诧无比,两眼圆睁如牛铃一般。
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渴望拥有的东西。
毕竟作为明朝最着名的勤勉君王之一,每天要审阅数千上万件公文已是常态。
尽管精力旺盛如其子朱棣对此也只能摇头赞叹,
但再如何努力也是血肉之躯,终会感到疲惫,不愿整日埋头公务。
然而身在其位必谋其政,
只要有一天放松警惕,则手中的权力可能随之失去控制力。
所以唯有坚持不懈,保持高压工作模式,方可确保政权稳固。
直到此时,看到了眼前所谓报业机器,
让这位曾经劳模级皇帝,脑海中浮现出无限遐想:
假若能借由机械之力,自动转化为文书,
那么处理政务负担,将大大减轻了吧?
“这是一种称为打字机的新发明,可以自动运行打印文字,内部储藏油墨,从而实现书写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张北玄继续解释道。
‘居然这般巧妙吗? 那雷电到底又为何等神秘之物?'
甚至连平时寡言少语的朱高炽都显得格外好奇了。
他隐约感到,如果能够将利用雷电的方式引入大明王朝,国家的实力也许会更加壮大。
“所谓的电力,其实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自主运作的能量,并不需要人力干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能巧妙运用,电力能够替代人力做很多工作,比如书写、挖掘和建造等都可以通过这种能源来完成。”张北玄阐述道。
也就是说,只要懂得如何运用电力,那么很多宏伟工程的实现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吧?
年迈的朱棣眼神瞬间闪亮。
素来热衷于宏大事业的他,在北伐抑或是城市建设上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但在某些时候,
朱棣的一些愿望由于人力有限而难以达成。
然而现在看来!
电力不仅力量远胜人力,更重要的是永不知疲倦。
倘若真能得到驾驭它的方法,许多藏于心中多年的理想或许便不再遥远。
“没错,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这国度才能真正拥有腾飞的基础。”
“而且你们面前的这台‘电子报机’远比想象中强大得多。”张北玄指着那机器说:
“你们知道这些纸上的文字是怎么来的吗?”
面对这个问题,朱元璋等人满脸疑惑。
“这些字是从上千里以外传来的,所需时间不过数刻钟而已。”张北玄冷笑道。
此话一出,
包括朱元璋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如老年朱棣、朱高炽等人无不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