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徐达?可以吗?

张北玄无奈叹了一口气,对于他而言,这笔财富其实无足轻重;

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以和珅为首的一些人的行为。

如果这批人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那就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偏偏这些人非但未曾贡献于国家分毫,反而成了吞噬国力的蠹虫。

这般存在,留有何用?

张北玄也没有心情再去劝诫嘉庆,反正他的任务就是引导朱元璋觉悟。

“陛下,请你千万注意你的身体呀!”

“陛下,切莫让怒气伤了身体。”

“陛下,这些人全是无情无义之辈,怎能轻易相信?”

深呼吸几次后,嘉庆努力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朕没有生气,只感到非常失望而已。数年来朕全心全力为大清江山付出了一切,没想到竟然被一群不忠诚之人蒙蔽至今!”

“陛下圣明英勇,这些贼臣胆敢欺骗陛下一定是误以为陛下仁爱宽厚才会如此放肆无忌惮。”

望着面前堆成小山似的财富,朱元璋突然笑了出来,原来自己以前的观点完全错误。

想要依靠说教来改变官员们的心性简直是痴心妄想,唯有用铁腕政策来根治腐败!

“张北玄,我懂你的意思了。我们返回明朝吧。”

无奈之下,朱元璋如是说道。

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张北玄轻轻一动心思,四人便已回到国公府内。

此刻即便身处于新环境中,朱元璋的心情仍久久难以平静,心中不断想象倘若大明也出现了如和珅这样的人物,后果不堪设想。

“细细回味一番后我发现,尽管和珅的故事听起来荒诞不经,却并不是孤立事件。”沉默片刻后,始皇赢政发言道。

旁边李世民闻言,亦点头表示认同,但愤怒到一时说不出更多话语。

现场氛围略显尴尬之时,张北玄清嗓子发声打破沉默:

“陛下请安心,我可以保证大明绝不可能诞生第二个和珅式的大贪官。”

“那真是太好了!”听闻此言,朱元璋顿时放松了不少,对方向寒充满信心。

“可是陛下需知,即便没有大奸臣,小蛀虫依旧广泛存在于各个角落之中。如果我们不对他们加以约束限制,总有一天会演变成第二个‘和珅’般的存在。” 张北玄冷峻地警告着。

面对这样的告诫,朱元璋面色凝重,深知张北玄所言非虚。

“那么你觉得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呢?” 惊讶于其见解的同时,李世民好奇问道。

同样焦急求解法的朱元璋,则目不转睛地看着对张北玄,期盼他能给出一个妥善解决的方法。

思考片刻后,张北玄冷静答道:“要想彻底根除此顽疾,则必须从本质上寻找症结所在,然后予以消除。”

朱元璋深表同意地点了点头——没错,若要达成目的,首先要明确根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