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今时不同往日,北静王妃已然没了,王府中空缺了正妃之位。
但即便如此,他林如海也断不能将自己捧在手心、视若珍宝的女儿,随随便便地送出去给人做续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女儿才情出众,品貌兼优,凭什么要受这等委屈?
林如海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回去就在脑海里扒拉他这些年见过的同僚家中,那些年纪与黛玉相仿、又颇有出息的青年才俊。
他打算好好打听打听他们的品行才学,再从中挑出几个出类拔萃的,安排黛玉见见。
毕竟,女儿家的亲事宜早不宜迟,能早些定下来,还是定下来的好,也免得夜长梦多,再生出什么变故来。
而与林如海同车而坐的黛玉,此刻却全然不知自己的父亲,正满心盘算着要给她订下亲事。
她一脸好奇,兴致勃勃地趴在车窗边,向外张望着街上的热闹景象。
正好看到街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肩上扛着个草把子,那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红艳艳的糖葫芦。
有山楂串成的,晶莹剔透,红得诱人;还有山药豆串的,金黄中透着点点红,看着一串比一串更加诱人。
黛玉见了,眼眸一亮,连忙叫停了马车。
她飞快地跳下车,几步走到那小贩面前,仔细挑选了两串最诱人的糖葫芦,一串山楂的,一串山药豆的,准备带回家给小宇轩一个惊喜。
刚想转身回马车,身后突然响起一个既熟悉又惊喜的声音:“林妹妹!”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欢喜。
黛玉闻言,不由自主地回身望去,就见宝玉一脸兴高采烈地从旁边一座雕梁画栋的酒楼里跑了出来,似是生怕与她错过,连撞到楼门口的小二都顾不得理会。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行人。
那是……薛宝钗,还有薛蟠,以及几个常跟着他们的下人。
这一世,黛玉是首次与薛宝钗相见。
薛宝钗身着一件蕊红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衣裳上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云雁真的要振翅高飞。
她下着绣碧霞云纹西番莲连珠孔雀纹锦鲜红长裙,裙摆轻轻摇曳,好似孔雀开屏般绚烂。
外罩一件米黄镶领墨绿底子黄玫瑰纹样印花缎面对襟褙子,更显其端庄大方。
头戴鎏金掐丝点翠转珠凤步摇,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黛玉微微眯眼。
薛宝钗还是如前世那般明眸善睐,眼神中透露出聪慧与温婉;顾盼之间,神飞色舞,自有一股说不尽的风流态度。
想起前世她表面对自己和善,总是笑语盈盈,背地里却不动声色地算计着那些事儿,黛玉的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要知道,曾经有那么一阵子,她是真心实意地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姐姐来看待,对她掏心掏肺,无话不谈。
可如今想来,那些看似亲密无间的时光,竟藏着如此多的算计与隐瞒,怎能不让她心生感慨,心绪难平。
只不过,这一世……幸好自己还来不及与她相处,便已搬离了荣国公府。
想必,此后也不会有太多的交集。
思及此,黛玉迅速敛了心神,不愿再让过往的阴霾影响此刻的心情。
她假装没看到正快步走来,企图与她寒暄的薛宝钗,只是将目光投向宝玉。
对宝玉微微施了一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语气淡淡地道:“表哥万福,父亲还在车里等我,不便久留,我先告辞了。”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宝玉急忙欲拦,心中焦急万分,急切间却寻不到一个合适的由头来留住黛玉。
就在这时,他眼角余光瞥见身边多了抹人影,原来薛宝钗已悄然走近。
他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地拉住了薛宝钗的袖子,上前一步,又伸手欲去拉黛玉的手,满脸急切地道:“林妹妹,你别急着走,我给你介绍,这是刚从京陵来的宝姐姐,你们还没见过面呢,何不借此机会相识一番?”
黛玉无奈,脚步只得停下,缓缓回身。
她不动声色地挥手拂开了宝玉伸过来的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随后,她冲薛宝钗轻轻施了一礼,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语气中既客气,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薛姑娘好!初次见面,本应多聊几句,只是我此刻确有急事在身,不便久留。你们请随意,恕我不能奉陪了。”
言罢,她的目光只是礼貌性地掠过薛宝钗,并未过多停留,便已轻盈地转过身,准备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