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府张国舅索盐引 冷宫白衣女见皇儿(一)

“国舅爷的脾气,相爷是知道的。你不见他,没准就打进来了。”

刘瑾笑道:

“他能有什么正经事呢?这会儿跟状元公争风吃醋,其实也不一定要见我。”

说到这儿,他顿一下,接着问:

“我一直忘了,王守仁有没有下落呢?”

“以学生看来,他倒可能真的死了。”

“有人见过他,我总是不放心。”

“相爷想想,他父亲还在朝为官,他倘若逃跑不赴贬所,会连累父亲的。再说,他在钱塘江写的遗诗中有‘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一句,可见投江自尽,正与作为波神的伍子胥作伴了。他的死讯传出来,家人也举丧了,如果不是真的死了,家人怎会举丧呢?”

“焦芳说此人极会使诈,未可小觑。一个道学先生会使诈,倒也怪怪事。”

“道学比不过朱熹。朱熹不但会使诈,而且极为厚颜无耻。宋孝宗要他在太学当武职,其实是嘲弄他的意思,任命一下来,他将三纲五常忘得一干二净,溜得比兔子还快。朱熹要别人灭绝人性,可他在江西任上,却强逼尼姑还俗做他的小妾。这等道学先生,相爷也不必太在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赴贬所途中,发现朱恩追杀,便佯装跳入钱塘江自杀,暗地里逃到武夷山躲藏起来。

张文冕久闻王守仁大名,料到他这样的人不可能一时浮沉就自寻短见,朱恩这等草莽英雄也奈何不了他。

张文冕佩服王守仁,所以在刘瑾面前为他掩饰。

刘宇进见,刘瑾向他探听甘肃巡抚曹元为人如何。

他对这个救命恩人一直念念不忘。

前回廖堂和潘干派人到边境捕豹,意在向边将索贿,只有曹元可能自恃跟刘瑾这层关系,不但一个子儿没给,还上一份谏章。

廖堂在正德面前说曹元的坏话,若非刘瑾向正德讨人情,曹元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曹元不仅没事,捕豹中官也不再进甘肃境内。

这么大的人情,曹元应该知道刘瑾帮忙,可竟然没有任何表示。

刘瑾一直捉摸不透,他大权在握,曹元只要肯,求他,立马飞黄腾达。

曹元为什么不求呢?

刘宇当然知道曹元于刘瑾有救命之恩,至于他为何不向刘瑾讨人情,他也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