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安化王造反乱宁夏 杨一清献计说张永(三)

他叫人对张茂严加刑罚,要他承认勾结张永等人密谋造反。

随着对张茂的了解,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胜算。

最关键的一条是,正德早在几年前就知道张永和张茂等人有往来。

现在只要有口供,不怕正德不拿张永等人问罪。

刘瑾和张文冕反复磋商,都觉得这事十有八九了。

但刘瑾并没有透露他想置张永等人于死地。

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瞒过马永成。

东厂也不是吃干饭的,马永成很快探知刘瑾捉拿张茂的意图,他派人告诉张永。

张永听说刘景祥死于余甘杖下,他们与刘瑾结成血仇,头都大了。

他料到将与刘瑾展开你死我活的相互倾轧。

他得到消息时,宁夏的善后事宜处理得差不多了。

原来杨一清以总制名义张贴安民告示,张永听从他的建议,也以监军钦差的名义,还在路上就叫人去张贴安民告示。

两人于正德五年六月在灵州会面,提审安化王、何锦、周昂和丁广等主犯。

他们定下划线界限,胁从官民一概释放,在逃的劝其回来,不予追究。

善后事宜经杨一清事先策划,行动迅速,基本上是成功的。

他们进入宁夏时,一路上所见的,老百姓仍安居乐业。

善后结束,张永须回京面圣,杨一清给他饯行。

共事一个多月,两人很说得来。

酒喝得差不多了,杨一清令左右的人走开,他有话要对张永说。

张永看着杨一清跟他一样光溜溜的下巴,以为杨一清想探讨做男人的道理。

除此之外,他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需要密谈的。

杨一清却说:

“张太监看安化王的讨刘檄文,觉得怎么样呢?”

“檄文中写的,万岁爷大多知道。但我料到万岁爷还没看到檄文。黄珂上的,照刘瑾的德性,准会隐瞒不报。兵部是刘瑾的人,他们不会说什么。只好我回京后将檄文呈给万岁爷了。刘瑾多行不义,决没有好下场。”

刘瑾隐瞒军机,张永想抓住这个把柄,狠狠参他一本。

“张太监说笑了,谁不知道你们八虎忠心耿耿呢?安化王无非借个名目罢。”

张永意识到,杨一清找他密谈不仅讨论檄文,可能有其他目的,只是不信任他。

“总制大人有话直说吧。我的干爹死在刘瑾手里的,跟刘瑾不共戴天,不像外人想的那样。”

“下官也听说你义父死在刘瑾手里,你们还打一架。”

“虽说是义父,可他是万岁爷钦点的。撇开这个不说,义父跟我情逾骨肉,对张永有再造之恩。张永的所作所为,杨总制是知道的。这趟差完满成功,跟义父平时教诲分不开的。这个外人就不知道了。”

“张太监的为人处事,与别的内官大不一样。要不下官也不跟张太监密谈。张太监打不打算弹劾刘瑾呢?此人比十个安化王都要可怕,实是国家的心腹大患。”

“回京后将刘瑾不法之事告诉万岁爷,由万岁爷定夺。杨总制与刘瑾也有仇?”

“说不上有仇。勉强称得上,是下官修筑边墙,刘瑾不仅不拨款,还将下官免职。当年余子俊修筑边墙,那一带七十余年没有边患,宁夏的工程没有完成,实在太可惜了。然而刘瑾涂毒海内,是天下人的公仇,天下人都有责任除掉他。张太监将刘瑾不法事告诉皇上,可能搬不倒他。”

“除弹劾外,也没有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