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事由嘛,就说寡人想宴请他们。"
"君上是打算严处那犯事的宗室子弟?"赢疾下意识就明白了赢驷的意图。
"秦法,不容触犯!"赢驷站起,垂眸看向赢驷:"我这个秦王都不行,那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的蠢货为何觉得他们有特权。"
赢疾微微咂舌,但他一向点到为止,当即开起玩笑:"那王兄应该不介意臣弟顺便也蹭一口吃的吧。"
于是,秦王宴请宗室,并赏赐了许多奇珍的消息在宴会结束后不过一炷香时间就传出了宫廷。
秦国的大臣纷纷揣测秦王的意图,觉得这是秦王想要护下宗室的先头动作。
但也有聪明人,比如公孙衍。
他悬着多日的心,终于落下了。
自他在酒馆弄出的那一遭事情,秦王就对外宣病,再不见他。
他怕秦王怀疑他对秦之心。
如今,秦君这般做,想来明日要看他笑话的那些人怕是得失望了。
能劳动君王私下宴请宗室给予补偿,这便就说明,君王要严处宗室子赢辛了。
第二日,早朝。
"君上,臣有要事奏。
那赢辛已关在大牢数日,过往几日,君上身体不适,臣未敢拿这事烦扰君上。
但此事过了多日,也该有个了断。
赢辛聚众闹事,造成魏人一死,众多秦人负伤,此触犯大秦国法,按律轻则杖刑三十,重则断臂。
还请君上,定夺。"
众臣正老实在在跪坐在堂上,等着看公孙衍的笑话,冷不丁听到赢疾突然出声。
一番话说下来,众人顿觉不对。
若是想要轻拿轻放,上将军赢疾怎会开口就搬出大秦律法,还嘴皮子一碰就要杖刑三十。
还提出断臂。
这显然不是要轻拿轻放的意思啊。
难道上将军不知君上的真实用意?
也不对啊,听说昨日宴请,上将军也在席间。
还不等众人揣摩出个子丑寅卯,赢驷发话了:"那赢辛可认罪?"
延尉当即起身回禀:"禀君上,赢辛文过饰非,拒不认罪。
此人正在殿外候审,想面见君上。"
"宣。"
"宣赢辛上殿。"穆监高声道。
众人等了半天,不见宗室为赢辛出头,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赢辛却已带着镣铐上了殿。
关了多日,他早已没有了贵公子的贵气。
"参见君上。"
他恭敬行了一礼,在赢驷的眼皮子底下嚣张地暗暗瞪了公孙衍一眼。
赢疾心下叹了口气,这态度,杖刑想来与他无缘了,此等蠢人,若要捞上一捞,怕是自家的网都得弄破了。
"赢辛。"赢驷起身走到殿中,俯身看向毫无悔意之人,沉声道:"你带着护卫在魏人酒肆闹事,打伤数人,又至一人惨死,你可认罪!"
说到后面,他声音猛然拔高,吓得赢辛一激灵,连忙跪下。
"君上!"赢辛轻轻呼出一口气,在赢驷锐利的眼神中愤愤开口:"臣的确有罪,但事情起因乃大良造在魏人酒肆点哀乐,大战得胜,大良造如此行径,臣咽不下这口气。"
赢疾语气严厉:"赢辛,你切末谈及其他。
秦法不诛心,只诛行。
你触犯大秦律法,拒不认罪,如此恶劣的态度,怎堪配为秦国宗室表率!"
说完,他对着赢驷拱手道:"君上,此事得严惩,这案件不仅涉及他国商人在秦国利益,而且危及秦法实施。
若不严惩,恐生祸端。"
"君上!"见赢疾亲自下场给他定罪,又见满朝文武无一人为他说话,赢辛有些急了,他以头磕地,以退为进:"君上想拿赢辛已正国法,臣无怨言,但是!"
他说到这,目眦欲裂抬起手指着公孙衍:"大良造就没错吗?
若要正国法,请君上公正执法,不然。。臣不服!"
赢驷轻笑一声,掀起眼皮看向公孙衍。
公孙衍想到龙贾和那八万被斩首的手足,眼中闪过一丝悲伤:"臣乃魏人。
初来秦国,得君上信任领兵攻魏,臣身为主帅,没有一丝犹豫,率领秦军大败魏军,斩首魏军八万。
臣自问,没有何处对不起秦国。
臣不过路过魏人酒肆,心中思念远在魏国的母亲,让魏人奏了首魏乐,无奈却惹起事端,臣惶恐。"
说到这,他起身向赢驷行了一礼:“还请君上赐罚?”
赢驷转头看向赢辛:"听到了?"
他声音不见愤怒,但却含着威压:"严君曾言,秦法只诛行,不诛心。
寡人看了卷宗,大良造未行触犯国法之事,反倒是为你,借机闹事,与魏国公子起争端、争长短,藐视人命。
要不是大良造在,你是不是还想捅破天?!"
说完,他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众人,语气严厉:“寡人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律法。
哪怕是寡人自己,也不行!
尔等当三省吾身,以此为戒”